虚假的宪法变革和未尽的宪政革命
本文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宪政革命 制宪 假宪法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清末到民国,近代化淘汰了旧政权框架下的变革措施,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已经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宪政革命潮流。然而自清末立宪到民国各届政府的制宪,主动地变革宪法也迟迟不能完成宪政革命。反观中国近代制宪,在三次重要变革的关口都发生了向虚假宪法变革的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假宪法"现象,这无异于宪政革命的自戕。近代化以"假宪法"的方式推进,直接导致了宪政革命陷入无法完成的境地。
[Abstract]: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dernization eliminated the reform measur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old regime, and Chines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China had been involuntarily involved in the tide of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However, 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constitution of each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stitu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modern China has changed to the fals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t the gate of three important changes, which has resulted in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constitution". This is tantamount to the suicide of the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in the form of "false constitution" directly led to the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into an impossible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
【基金】: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09B09)
【分类号】:D929;D921
【正文快照】: 立宪救国,曾是中国近代化转型中被寄予厚望的“救世灵丹”。自清末下诏“预备立宪”开始,上至士林官绅,下至贩夫走卒,举国是“宪法学家”;直至国民政府后期,国人对党国独裁的不满转为对结束“训政”的推进,念念不忘对“宪政”的憧憬,每每雀跃于立宪———宪法获得“神化”象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学勤;;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J];攀登;2011年06期
2 常保国;;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专制主义、绝对主义与开明专制[J];政治学研究;2008年03期
3 陈斐;;国学与国家文化安全[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4 吕霞;;革新抑或守旧:辛亥革命前后的苏北地方士绅[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李江涛;;西欧城市的起源与城市法的主要特点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程汉大;;法治的英国经验[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法;;中国现代哲学的现实缘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吴向红;吴向东;;论私法权利结构的条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刘艳红;;理性主义法律观之解读——以自然法的传统与历史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汪海燕;;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合法性危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王新生;;战后初期东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治[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6 丰箫;;浙江省海宁县的小学教员(1945—1949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赵过渡;;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协调机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鲁明军;;前卫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一个政治哲学命题[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2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t,
本文编号:1483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