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从法权概念到法权逻辑——中国法权研究评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2-02 06:30

  本文关键词: 权力 权利 法权概念 法权逻辑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权在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混乱的名词和概念,较少上升为一个上位概念的法权。在英文文献中,还没有一个与汉语法权完全对应的单词。是一个既不完全相同于权力,更不完全等同于权利的概念。不从权力和权利的互动和辩证关系中理解法权,则无法建立一种法权逻辑。法权逻辑是指对法权关系进行重新安排的一种思维、理念,并循着这种思维和理念,对中国的法理论、法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厘定和建构的过程。对于法权来说,一种新的法权概念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维度,其一是公权的建设和规范,其二是私权的维护和保障。这两个方面的维度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法权逻辑。法权逻辑的重新确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大意义。
[Abstract]:Legal right is a familiar and confusing term and concept in China, and it is less developed into a superior concept. There is not a word completely corresponding to Chinese legal power. It is a concept that is neither completely identical to power nor completely equal to right. It does not understand legal right from the interaction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right.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a kind of legal right logic. The legal right logic refers to a kind of thinking, idea that rearranges the legal right relation, and follows this kind of thinking and the idea, carries on the reorganization to the Chinese law theory, the law system. For legal right, a new concept of legal right actually contains two dimensions, one of which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public power. The other is the pro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private rights. These two dimensions constitute two aspects of a problem. The core of this problem is the logic of the right of law, and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logic of the right of la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资助项目:2012Q061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一、汉语法权在中国的起源法权在中国是一个既熟悉又混乱的名词和概念。说它熟悉,因为它曾经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更谈不上被客观公正地对待。说它混乱,是因为论者要么是从法律权利,或者是从法律权威,来对法律关系的内容进行说明,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忠诚,邵爱红;“法权”还是“权利”之争——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5)[J];法学;1999年06期

2 段凡;李媛;;基本权利:科学发展观的法学核心价值——兼论“科学发展观”应该载入宪法[J];前沿;2009年07期

3 高远戎;;“大跃进”期间的资产阶级法权讨论及影响——试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构想[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震;;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杨金运;;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5 周家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方芳;;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的公正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英;潘抒灵;;马克思科技观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晓琴;;笑永远是自觉的——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潘光;;浅析黎巴嫩内乱的历史根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3期

10 董长贵;;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坚;;自然内在价值论合法性思考[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俞吾金;;“自然历史过程”与主体性的界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张玉琛;李建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例[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5 黄昀博;;论科学民主制——民主集中制演变轨迹及其历史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谢圣远;;西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甄武;;论毛泽东“保护生产力”命题的时代蕴意[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8 刘建武;;论社会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依据[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9 梅荣政;王飞霞;;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及其现实意义[A];毛泽东研究——“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毅峰;;再论政府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选择——由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怪像”现状引发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政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柴世钦;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晓春;浅析毛泽东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波;改革开放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及启示[D];辽宁大学;2011年

3 吕弘明;论欧洲的科学技术传统[D];天津大学;2010年

4 胡乔木;曾国藩的科技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翔宇;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吕尚苗;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7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选朝;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缪赤彤;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玉春;制度变迁视阈下的青年政治参与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童之伟;再论法理学的更新[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2 段凡;;胡锦涛法律思想初探(上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筠;;特字号劳模的堕落[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12期

2 于英红;;美国如何防范人情干预司法[J];检察风云;2011年14期

3 方益波;裘立华;;巨贪许迈永[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1年08期

4 ;首日封[J];学习博览;2011年08期

5 李国海;李敏;;英国1998年竞争法[J];经济法论丛;2005年01期

6 杨涛;;不妥协的陪审团与“一厘米自主权”[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7 丁国强;;法治是唯一的选择[J];民主与科学;2011年03期

8 孜然;;芝麻官的“非洲之星”[J];检察风云;2011年16期

9 高智晟;;应对WTO的行政法律清理路漫漫[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9期

10 赵立新;;浅议立法导向[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喻中;走出鲁滨逊的荒岛[N];法制日报;2009年

2 中共楚雄州委党校 周永良;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凯湘;民法的理念、性格与展望[N];检察日报;2002年

4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廖奕;“法律人学”五说[N];检察日报;2010年

5 ;诉讼法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变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吉林大学法学院 杜宴林;法制现代化———以人为本[N];法制日报;2003年

7 许维中 耿春辉;市场经济法治模式[N];检察日报;2001年

8 郭庆珠;建构和谐社会的法律理念[N];法制日报;2005年

9 张 吉;姚明为什么打官司[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俊昆;浅论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关系[N];西部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相宏;失范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亮;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琳;法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辛博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岩云;当代中国权利问题研究检视[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郑颖慧;宋代商业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成礼;社会主义法治均衡发展战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廷君;消极自由的法律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霍宏霞;论权利推定[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元中;法治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杜存江;我国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及其解决[D];安徽大学;2005年

3 杨茜;当代中国公民权利的实现障碍及其克服[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刘欣;对我国立法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1949年-2004年[D];四川大学;2005年

5 石海玉;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法哲学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克明;法律与权力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孔香玲;从功能语言学角度解读中英婚姻法背后的权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鹏;中国法庭话语中的打断现象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9 徐东;对网络话语权的担忧与思索[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吴安新;以法学核心范畴理论构建关涉社会公益的法律体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