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私人自治与私法品性

发布时间:2018-02-03 18:13

  本文关键词: 私人自治 私法品性 形式主义 形式性 自治性 工具性 出处:《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学界普遍忽视私人自治与作为其生存环境与运行背景的私法之间的关系。私人自治与私法品性之间具有密切关联。由于实行私人自治原则,私法呈现出抽象性、目的独立性、否定性、程序性、形式性、自治性、工具理性等形式主义品性。由私人自治在民法中的基石性地位所决定,形式主义品性在私法中居于主导地位。民事立法应坚守形式主义品性,若必须创设例外,应有正当充分的理由。中国现行民法还存在着上述诸品性程度不高的缺憾,形式主义品性有待提升。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autonomy and private law, which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operating background of private autonomy, is generally ignored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autonomy and the character of private law, because of the principle of private autonomy. Private law presents such formalistic qualities as abstractness, objective independence, negation, procedural, formal, autonom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the status of private autonomy as the cornerstone of civil law. Formalism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private law. Civil legislation should adhere to formalism, if exceptions must be created. There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sufficient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the current civil law of China, and formalism needs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ANEDD2007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FX018)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前言:私人自治与私法品性的关联学界对私人自治的重要性已取得较广泛共识,私人自治在中国社会也已达到相对尊崇的地位。在私法上,私人自治被普遍、经典地理解为“个人通过其意思自主形成法律关系的原则”,〔1〕此固深得私人自治之精髓,但仍有其视域局限。此典型地表现在仅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永钦;;现代民法典的体系定位与建构规则——为中国大陆的民法典工程进一言[J];交大法学;2010年01期

2 小口,彦太;日中侵权行为法的比较[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春花;;发展目的的伦理向度[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冯兴元;;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与地方政府行为的规则框架[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骆正言;;何谓“不抵触”——地方立法“不抵触”原则的廓清[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9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平;论池田大作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丹;进口船舶设备合同风险规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周杰;房地产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天君;公司归入权的适用与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庆庆;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衔接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晶;论交通肇事案件中自首认定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任晓玲;论消费冷静期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喻睿之;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房绍坤 ,武利中;公平责任原则质疑[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2 苏永钦;;以公法规范控制私法契约——两岸转介条款的比较与操作建议[J];人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J];中外法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自鲲;;在规则秩序与自由裁量权之间——评《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鲁楠;;法律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运动[J];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3 陈金钊;;法治论者的思想挣扎——法治迈向方法论时代的理论背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需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5 李荣;刘妙香;;美国司法裁量实证研究评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有的放矢 因人施教 避免形式主义[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2 张建伟;避免“形式主义的谬误”[N];检察日报;2002年

3 记者 周奇;人大立法防止代表视察形式化[N];北京日报;2007年

4 夏立安;法律元典与人本主义[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杨立新;触击他人身体即违法[N];检察日报;2004年

6 孙笑侠;中国法的“形”与“神”[N];法制日报;2000年

7 陈志宏 唐 宵;订约权的特征及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王景斌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要从法理上确立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王智斌;难道法律真的不管家务事?[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纠纷裁决应更加规范化[N];华夏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黄家镇;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蔡宏伟;确定性的寻求[D];吉林大学;2008年

5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柯岚;从“坏人—预测论”到经济分析法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黄永忠;法律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大为;论罗马法中的形式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唐昊涞;兰德尔法律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马晓丽;透过美国法的变迁看卢埃林的现实主义法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元磊;法律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道强;论本杰明·卡多佐与美国侵权行为法的现代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辛欣;论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法学与法律实用主义[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敏;论现实主义法学及其贡献[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岩;历史实践视角下的中国法律现代性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虹霞;选择中的社会功利[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樊安;当代尔法律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8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8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