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路径及其走向

发布时间:2018-02-03 16:40

  本文关键词: 民俗习惯 国家法 司法适用 路径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俗习惯作为人们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民间规则,具有其深厚的生存土壤。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有利于实现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司法适用的民俗习惯必须是善良风俗,其有效运作的范围主要是诉讼调解过程。应发挥司法能动性,充分运用法律方法,从制定法中为其寻找可能的空间,重视案例指导制度对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参考作用。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制度瓶颈,要真正发挥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价值,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和制度上的创新。
[Abstract]:As a folk rule, folk custom has its deep living soil.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folklore custom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division and stop the disput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the folk customs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must be good customs, the scope of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is mainly litigation mediation process, should give play to judicial initiative, the full use of legal methods. Looking for the possible space from the formulation law,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ference function of 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to the folk custom judicial application. Within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the folk custom has the insurmountable system bottleneck.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folk custom in judicature, we need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11BFX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研究”(11YJA8500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后体系时代’民族法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DC110211)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一、引发讨论的案例甲、乙为某农村宅基地相邻的两户人家,甲、乙的住房并排、同高,两家多年关系融洽。甲房屋年久失修,欲在原址上翻盖新房,拟盖房屋地基、屋脊、房檐都比原来的高。乙知悉情况后强烈反对,要求甲新盖的房子不能比他家的高,甲、乙协商未果。在施工过程中,乙数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薛军;;意大利的判例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彬;;民俗习惯的司法功能[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许章润;以法律为业——关于近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公民与法律理性的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4 孟凡平;;建立我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的构想——以法国行政判例制度为视角[J];人民司法;2006年02期

5 范愉;;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贾焕银;;民间规范的性质及其司法适用逻辑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王洪平;房绍坤;;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8 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道德、权利与实用[J];中外法学;2010年05期

9 贾焕银;;法律方法与民间规范研究的意义[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武树臣;[N];检察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6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7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8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10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廖华;;论民间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贡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1487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7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