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刑事诉讼费用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 德国 刑事诉讼 诉讼程序 费用制度 研究 出处:《理论月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刑事诉讼的运行费用由国家承担在我国几乎成为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公理。然而在大陆法系代表国家的德国,其目前的刑事诉讼制度却存在一种由有罪的被告人承担刑事诉讼费用的制度。这对我国既有的诉讼费用理论理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旨在就此制度全面地进行介绍和梳理,以求对我国的学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并通过对德国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研究展现德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即有原则必有例外,有例外必有例外中之例外。
[Abstract]:The operating costs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are borne by the state. In our country, however, Germany, which represents the country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has become an almost unproven axiom. However, its present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has a system in which the guilty defendant bears the cos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which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litigation costs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To introduce and sort out, In order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scholars,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German criminal procedure costs system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rman legal system, that is, there must be exceptions to the principle, there must be exceptions to the excep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51.6;DD9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凡;;德国民事听审请求权及其借鉴[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2 李祖军;;刑事诉讼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刑事辩护制度改革的深层思考[J];现代法学;1993年05期
3 姜保忠;;德国新一轮司法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民;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J];人民检察;2005年03期
5 赵玉增;法律推理研究述评[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唐震熙;重视对法律认识活动中主体的研究[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冯玉军;世界法的学说史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黄学贤;;意大利《行政程序法》之内容与特征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邓立强;;俄罗斯宪法法院制度初探[J];林区教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莉芬;;中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樊凤林;朱显有;;重温董老法学思想探求中国冤案根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3 邵建东;;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4 刘云飞;;刑事诉讼中的民族语言翻译制度:一种来自实证经验的思考和构想[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王永杰;;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程序与社会正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王洪;;论诉讼证明[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张永华;;德国、奥地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简介[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8 韩晓春;;日本实用新型制度与发明专利制度的比较[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9 王东光;;德国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与灵魂[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现代刑事诉讼的程序观[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魏晓娜;现代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吴晓鹏 实习记者 刘晓翠;六股东起诉 高盛案发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樊崇义 王国忠;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缘起[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董映颉;兰世立新的冒险 上演航企民告官第一案[N];华夏时报;2011年
7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樊崇义 王国忠;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功能定位[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魏晓娜;程序法定:刑事诉讼领域的“法治国”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院长 董华;德国民事诉讼改革新动向[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樊崇义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 王国忠 中国政法大学2003级博士生;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明贤;近现代伊斯兰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袁兆春;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法定特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张爱军;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张翅;冤抑与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王开定;美国集体诉讼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鹏;论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变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程政举;汉代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世超;我国当代民间调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鹏程;日本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朱淑丽;德国比较法学纵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宋秋艳;美国陪审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岳丽颖;中国古代典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锐;蔡锷宪政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胡瀚;《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朱文俊;德国律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瑶;地方立法质量保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32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3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