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律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经济分析 切入点:效益最大化 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法律中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它可以在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保障个人的效益最大化,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经济分析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成本比较与计算的难度以及个人效益与社会整体成本冲突等方面。而经济分析由于其推进社会的物质化特性而与法律正义存在一定的冲突。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analysis method in law has its reasonable side. It can guarantee the maximization of individual benefit at the two levels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so as to obtain better social benefits. However, economic analysis has its limitations.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fficulty of cost comparison and calcula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benefit and the whole cost of societ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ic analysis and legal justice because of its materi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ing society.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丽琴;中国城镇土地制度的经济分析——套用波斯纳财产法分析框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苗壮;;美国财产法妨害制度的经济分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罗龙鑫;雷建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朱显荣;陈加满;;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合同法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彭学龙;张奕峰;;“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华商标;2006年11期
5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史际春,肖竹;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蔡守秋,蔡文灿;水权制度再思考[J];北方环境;2004年05期
9 刘筠筠;专利制度的合理选择与利益分享的法律经济学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10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思想及其可借鉴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李玉香;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陈富良;政府规制的均衡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廖晖;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邹伟康;计算机软件版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高登立;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安钢;垄断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谢永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陈万进;论环境侵权与环境权的救济[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洪波;政府采购与政府角色[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文华,李相波;经济分析法学评介[J];河北法学;2000年01期
2 苗壮;法律/制度经济分析的一般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康;杜原惠;;立法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分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富强;;法经济学在法律实务中的应用审视—主流的经济分析法学之批判[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黄立君;;法经济学发展历史概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6 曾鹏;;对经济学视角下法律供给特点的再认识——与周林彬教授、钱弘道研究员商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振宇;;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10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陆华明;试论经济分析法学的应用[N];法制日报;2002年
2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胡昌明;西方经济分析法学观点辨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胡昌明;实用主义法律思想的代表:霍姆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徐爱国;比较过失的经济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广州海事法院李轶川;油污损害责任的经济分析[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柯岚;从“坏人—预测论”到经济分析法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亮;经济分析法在法律运行中的适用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黄星永;从制度法律经济学到经济分析法学[D];湘潭大学;2005年
3 辛欣;论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法学与法律实用主义[D];吉林大学;2006年
4 廖明;论波斯纳的效用最大化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巩龙方;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方法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蔡如堂;论美国《统一商法典·担保交易编》一九九九年的修改——兼评我国担保法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2年
7 郑冰梅;法律效益研究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余学旺;行政立法成本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姜宇;法律经济学对我国法治的价值[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3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6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