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学派的法律发现观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法律发现 切入点:法律创造 出处:《法学论坛》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法学派的法律发现观主要从目的、利益与法律的"自由"发现、返回司法"实际"的法律发现、司法的实用性与规则的虚无性三个角度来诠释的。与其我们掩耳盗铃式"发现法律",不如坦白承认法官造法之于司法公正的意义。"发现"是"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发现"的延伸。
[Abstract]:The social law school's view of legal discovery is main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urpose, interests and the "freedom" of law, and returns to the legal discovery of judicial "reality". The practicability of justice and the nihilism of rules are interpreted from three angles. Rather than concealing the "discovery law", it is better to admit frank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udge's making law to judicial justice. "Discovery" is the source of "creation". Creation is the extension of discover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莉;美法两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翠萍;法律基础课的科学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叶静漪,魏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劳动权的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陈平;;比较法学中的社会背景分析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哈书菊;;罗马法制下私权的公力救济[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葛宇宁;张四化;;制约关系“两独”在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运用[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徐锦堂;;“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6 袁绍春;刘晓华;;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10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周林彬;WTO规则的法律经济分析与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马s,
本文编号:156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6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