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专利权当然无效抗辩原则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05 10:15

  本文选题:专利权 切入点:当然无效抗辩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然无效抗辩是指,在专利权侵权民事诉讼中,被告可以直接主张原告专利权"当然无效"因而抗辩自己的行为不侵害其专利权。当然无效抗辩具有独立价值,它赋予了法院在个案中认定专利权是否存在无效理由的权力。当然无效抗辩的提出只要具备专利权无效理由这个要件即可,但在除斥期间经过后,被告无权再提出当然无效抗辩,专利权无效审理非适格请求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也可以主张当然无效抗辩。由于宪政体制、司法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暂时尚未具备采纳美国赋予法院最终确认专利权效力做法条件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在专利权确权机制方面,我国专利法有必要吸纳当然无效抗辩。
[Abstract]:In the civil action of patent infringement, the defendant can directly claim that the plaintiff's patent right is "invalid" and thus plead that his act does not infringe upon his patent right. It gives the court the power to determine in a case whether there are grounds for invalidity of the patent right. Of course, a plea of invalidity can be raised only if there are grounds for invalidity of the patent right, but after a period of exclusion, The defendant has no right to raise the plea of nullity of right of course, and the person who applies for the invalidity of patent right in patent infringement proceedings may also claim that the plea is invalid of course. For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constitutional system, judicial system, and so on, As a transitional measure, it is necessary for patent law of our country to accept the defense of invalid nature in the mechanism of patent right confirmation, if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inal confirmation of patent right by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have not been met for the time being, as a transitional measure,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s patent law to accept the invalid defens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31.3;D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必丰;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2 惷中林;;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人民司法;2010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克稳;;论行政拒绝行为及其司法审查——以郑广顺申请规划认定案为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马伟阳;;法院审查商标是否近似的权限——评“玉泸”商标行政案[J];中华商标;2010年06期

3 庄乾龙;;完善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J];中华商标;2010年07期

4 崔辉;;行政规划的法律性质辨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守文;略论经济法上的调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崔卓兰;卢护锋;;我国行政行为非强制化走向之述评与前瞻[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7 沈国琴;;社会团体登记制度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8 吴香芝,于善旭,程淑红,高浩博;我国体育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宇庆;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的行政主体资格[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瞳;刘鑫;田鹏;;公安派出所消防行政执法地位的探讨[J];才智;2010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开举;王红建;程雪阳;;国家与地方行政主体定位——一个中法行政主体比较的视角[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曾娜;;论信息公开与受教育权之间的关系——以“政审门”事件为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高知鸣;;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力;;论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适格当事人的制度构建——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基点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宝悦;;部门批复的行政解释权于行政审判中的效力问题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敏;;试论我国诉讼代理问题的完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7 陈保中;蔡爱平;傅世春;桂林;郭艳;魏欣欣;何璨;;行政规划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8 肖北庚;;公民财产权行政法保障之完善——基于2004年修宪的思考[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开举;王红建;;中国大陆行政补偿法治及研究之发展[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解君;顾冶青;;公益收用之界定与行政补偿之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彬;就业中的前科歧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诚;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维;救济权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刘行;行政审判依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周欣;我国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黄忠;无效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何君;行政行为实行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湘黔;粗暴执法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王敏杰;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邹恒;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克明;论我国客观行政诉讼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方丽冬;事实问题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夏育宏;论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抵抗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海平;安检的法律控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黎辉;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自我控制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晨;电子公文公布与开放利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宋俊婷;我国行政垄断与WTO基本原则的冲突及法律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耕;知识产权无效程序的反思与重构——以诉讼效益为视野[J];学术论坛;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祥京;;一宗有关专利权的争端[J];船艇;1989年07期

2 何艳霞;;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 方法类权利要求是否适用专利权用尽原则——兼及合同约定与专利权用尽孰轻孰重问题[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6期

3 蔡绍强,巩同海;一场耗时近两年的专利侵权案件纠纷始末[J];科学与管理;1994年06期

4 郭德忠;;美国关于专利权集中的反垄断规制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王俊;;专利纠纷案件的发展趋势及审理对策[J];法学杂志;1993年04期

6 姚颉靖;彭辉;;“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的利益平衡:审视美国司法裁判和立法规则的变迁路径[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11期

7 姚颉靖;彭辉;;德国专利法及其判例:“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的演进[J];德国研究;2009年01期

8 乔永忠;;KSR案及其对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9年06期

9 宁立志;金根模;;韩国公平交易法中的专利权不当行使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10 余翔;法无定法——美国专利权穷竭与产品平行进口立法及判例分析[J];国际贸易;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文军;;美国专利滥用原则评介[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董美根;;专利产品的维修与再造的区分标准[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陈学斌;;浅谈因专利权缺陷而滥用337调查程序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进行法律救济的可能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4 尹新天;;美国对其专利政策的重新审视——简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03年10月的报告[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5 闫文军;;从有关美国判例看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6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7 梁熙艳;;日本实用新型技术评价书制度简介[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8 张玉枢;;337条款诉讼应对策略[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9 文希凯;;加拿大修改专利法中强制许可规定解析[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10 张晓都;;生物技术发明的实用性[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Z

本文编号:1569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69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