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与民间合力,制定法与习惯法并用——清末民初债务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式探析
本文选题:清末民初 切入点:债务问题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清末民初各种钱债纠纷日益增多,从债务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式来看,形成了"官方与民间合力,习惯法与制定法并用"的理案格局,但大量债务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究其成因,主要有: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经济环境,民商事法规的缺失,商会理案的局限性,官商之间隔阂,钱债讼案无专门司法机构处理以及执法不力等。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kinds of disputes over money and debt we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and means of solving the debt problem, it formed the pattern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 use of customary law and the law of enactment", but a large number of debt problems could not be solved.The main causes are as follows: the turbulent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the lack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limitation of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officials and businessmen, the lack of special judicial institutions to deal with the cases of money and debt, and the lack of law enforcement.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清末民初的商事习惯和习惯法研究”(编号:10SA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9;D92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晨颖;破产制度价值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金伏海;;续租权与铺底权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3 苏全有,李金霞;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山东经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邓勇;中国古代永佃制度及其法文化分析[J];长白学刊;2002年03期
5 王元林,刘强;清一口通商时期中暹贸易中的潮州籍华侨[J];东南亚研究;2004年05期
6 李政;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探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7 范进学;废除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侯欣一;;从伦理规则到生活法则——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史的另类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李善峰;现代化过程中的“习惯”重建——以梁漱溟为个案的研究[J];东岳论丛;2004年05期
10 李力;清代法律制度中的民事习惯法[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华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女性恋爱悲剧原因探析[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颜军;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郭瑞卿;略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7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叶利军;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红;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赵晓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D];西北大学;2000年
4 黄裙;物权法定主义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左学和;论民国时期物权法的近代化[D];安徽大学;2003年
6 沈岚;论《中华民国民法典》对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继受[D];安徽大学;2003年
7 杨涛;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8 幸颜静;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韩冰;近代中国民法基本原则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张蕾;清末重商思潮与商事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政府职能部门对债务人偿债方案的同意不构成债务转移[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宿华文邋通讯员 袁国强;汕头发现清末民初的审判书石碑[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吴学安;讨债公司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N];工人日报;2008年
3 沪文;“人死债不烂”的困窘[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合伙债权人的合伙企业债务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赵丰邋潘静;倾力执行 一举三得[N];甘肃法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耿彩琴;“危局富豪”——对话严介和[N];北京日报;2006年
7 魏华兵邋楼润苗;欠债5亿? 义乌运输巨头崩塌[N];东方早报;2008年
8 秦研;买家非属善意第三人 瞒妻卖房被判无效[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郭齐勇;“亲亲相隐”[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连洲;临淄区法院应速驳回股权转让案[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宋玲;清末民初行政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冯江峰;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肇始与嬗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6 刘承涛;近代中国商会理案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杰;清末民初推行宪政失败之原因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2 李俊;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浅探(1905~1924)[D];暨南大学;2008年
3 高丽丽;从《华洋诉讼判决录》看民国北京政府统治前期撤废领事裁判权的努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吕倩娜;论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报律思想[D];河南大学;2006年
5 郑巧;上海提篮桥西牢与清末监狱改良[D];复旦大学;2009年
6 乔江玲;清末民初“速定共和”的论争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6年
7 顾明晔;清末商事法制变革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秋季;清末民初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9 钟勇华;清末民初华洋诉讼理案模式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琮军;综论清末民初“法治理念”转化的历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04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0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