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美德与公民义务
本文选题:公民身份 切入点:公民美德 出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民主社会的维系,离不开好公民的参与和支持。公民从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与个人具有不同特质的法律身份,代表着具有美德的公共之人。公民的美德要求,派生出相关的法律义务,这主要包括忠诚、守法与参与等。
[Abstract]:The maintenance of democratic socie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of good citizens.Citizen is a kind of legal identi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dividual in essence and represents the public person with virtue.The virtue of the citizen demands and derives the relevant legal obligation, which mainly includes loyalty, abiding by the law and participation, etc.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以人为本与中国法制发展”(项目编号:08&ZD0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8;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栋豪;;法律拟制及其刑法视域的中国检讨[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2 信强;“无政府状态”证义[J];欧洲研究;2004年03期
3 魏涛;;城市社会风险的危害及其治理[J];攀登;2010年05期
4 徐国栋;;“民法”变迁史考[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田宏伟;;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制现代化建设[J];前沿;2009年12期
6 裴岩;;论社会转型期警察刑事执法的秩序价值[J];前沿;2010年08期
7 蔡恒松;;论法的利益本位[J];前沿;2010年23期
8 王洋;;理念与突破:改革语境下法官制度建设[J];前沿;2010年24期
9 陈荣飞;;司法改革理路论略:制度基设与法学教育——从新一轮司法改革谈起[J];前沿;2011年01期
10 杨捷;;美国应对国际危机决策机制的演化及其缘由[J];前沿;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何江;;体制壁垒和法治本土化的制度演进[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韩升;;我国责权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9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季向明;关于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软件正版化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菊波;;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薛燕;张汉云;;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05期
3 冯建军;;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4 丛立新;;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9期
5 刘亚洁;;公民美德的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6 张昌林;;公民美德与共和——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曲蓉;;为什么是公民美德[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刘翠霞;;“公民”还是“美德”——中国语境下“公民美德”概念的适用性考察[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9 李萍;;论公民美德与市场道德的内在关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李萍;;人民共和国:中国公民美德的制度背景[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冯留建;;从政府治理方式的演变看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国文;;人文奥运与公民伦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王东哠;;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成敏;;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汉云;薛燕;;公民意识教育三层面[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玉梅邋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邓伟志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洪大用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单玉华 河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马进举;养成社会的责任自觉[N];河南日报;2008年
2 王纲;撑起一片绿荫[N];甘肃法制报;2006年
3 赵继伦(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民荣辱意识的道德诉求[N];吉林日报;2006年
4 宋晓梦;传统德育向公民教育延伸[N];光明日报;2008年
5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6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王宏维;和谐社会催生现代公共精神[N];南方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芳芳;军人拥有两证 强化公民意识[N];甘肃法制报;2009年
8 李建华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周谨平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彩霞;当代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段宏亮;儒家君子人格与现代公民教育[D];长安大学;2008年
2 赵菁菁;论公民道德建设视域中的公德与私德[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娜娜;对现阶段我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立刚;全球化进程中德育目的的价值取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恢祯;多元文化时代的公民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4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0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