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与《医改法》的命运
本文选题:《医改法》 + 宪法商事条款 ; 参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美国宪法商事条款是联邦政府权力扩张的一个重要宪法基石。19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法院力图通过重新解释商事条款,为国会州际商业规制权划定出合理的边界和范围,但最高法院内部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之间的分歧与对立致使最高法院对商事条款的解释与运用出现反复。《医改法》引发的宪法诉讼已经摆在了最高法院大法官面前,其中主要争议就是如何解释商事条款,由此引发的三大焦点问题是:强制公民个人购买医疗保险是否属于"州际商业"的范畴,如何判断和适用对州际商业产生"实质影响"原则,以及在个人医保问题上如何平衡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关系。如何应对这三大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
[Abstract]:Since the mid-1990s, the Supreme Court has tried to define a reasonable boundary and scope for the interstate commercial regulation power by reinterpreting the commercial provisions.But divisions and confrontations between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justices within the Supreme Court have led to repeated interpret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provisions. The constitutional suit triggered by the law has been laid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justices.The main controversy is how to interpret the commercial provisions. The three major issues arising from this are: whether compelling individual citizens to purchase medical insurance falls within the category of "interstate commerce".How to judge and apply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impact" on interstate business, and how to balance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deral and state on the issue of personal health care.How to deal with these three issues will largely determine the final decis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ZZ11_0024)
【分类号】:D971.2;DD91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刘红;基于衡平理念探析知识产权权利冲突[J];中华商标;2004年07期
3 蔡丹;授权资本制度不适合我国之法理学思考——论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张静;;从思想到生活:中国法学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所开启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7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8 顾元;中国传统衡平司法与英国衡平法之比较——从“同途殊归”到“殊途同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9 傅林;;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于兆波;博登海默《法理学》中的三个问题探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彭书清;支付终结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伍贤华;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5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武之歌;违约归责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姚剑波;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喻文光;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40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