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条件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创新社会管理 ; 参考:《政法论丛》2012年02期
【摘要】: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理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更加符合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现实条件。先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提创新社会管理,在逻辑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Abstract]:In February 19, 2011, Hu Jintao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opening of the seminar on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of leading cadres at th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strengthen and innovate social management. The social manage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are the premise and reas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society, and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ist law.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idea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novative social management and create realistic conditions for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t is logical to establish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and to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闫士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5年12期
10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常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邓泉国;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彭利;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4 黄玉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陈辉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动力与空间[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兄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7 张庆才;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变迁与创新[D];厦门大学;2001年
8 王晓君;论中国民办教育的法律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李毅斌;彭真法制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焦淑敏;论离婚自由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晓颍;;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地位[J];理论导刊;2011年07期
2 崔琴;何金兰;;论法治理念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3 杨俊杰;杨金彪;;浅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阶段性教育[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李光宇;牛保忠;;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的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5 江启疆;康世强;;法治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保障[J];探求;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鹏宇;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D];湘潭大学;2006年
2 彭钊;论法律意识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徐志刚;罗马法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法制进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梁宝宏;新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5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