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工具主义法律观在美国法律职业危机中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7 13:13

  本文选题:美国法律职业危机 + 工具主义法律观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摘要】:当代美国的法律职业出现了危机,不仅大众对法律职业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抱怨与担忧,律师自身也面临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危机。隐藏在法律职业危机背后的法律理念是工具主义法律观,它以两种方式体现在法律职业之中:其一,律师的为当事人利益服务的工具色彩越来越强烈;其二,律师通过工具性地操作法律规则来达成其当事人或其个人的目标。工具主义法律观在当代法律职业中的流行有着深刻且复杂的现实原因。我国的法律职业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Abstract]:There is a crisis in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Not only the public is full of more and more complaints and worries about the legal profession, but also the lawyer himself is facing a double crisis of body and mind. The legal idea hidden behind the crisi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is the instrumentalist legal view,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two ways: first, the tool color of the lawyer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lient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second, Lawyers operate the rules of law by instrumentality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ir clients or their individuals. The popularity of instrument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legal profession has profound and complicated practical reasons. The legal profession of our country ca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i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zc1002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971.2;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永成;余继田;;关于律师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J];政法论丛;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离婚时该如何查清对方“家底”[J];老同志之友;2011年14期

2 瞿坚;;台湾同胞护照被扣之后[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04期

3 ;十大新创名词[J];法学天地;2000年01期

4 李华鹏;;刑辩律师的救赎——“李庄案”需要冷观与慎思[J];中国律师;2010年02期

5 张海峰;;律师对美国司法制度影响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陈利;;规范醉酒驾驶处置方法初探[J];公安教育;2011年08期

7 吴问银;;我的农民工当事人[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8 陈万里;;对一起水行政强行拆除案件的思考[J];江苏水利;2011年08期

9 曾竞;;代理人未尽全部义务应退还部分代理费[J];北京支部生活;2011年08期

10 ;1999年度《法学天地》优秀稿件获奖名单[J];法学天地;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荣强;;马来西亚华人经济权益的宪法保障[A];互动与创新多维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国宾;律师未尽责任 当事人可索赔[N];大庆日报;2005年

2 李勇;律师为何要告当事人[N];检察日报;2003年

3 □案件提供:刘赞芳 陈刚文□评 说:陈 凤 管亚迪;代理费用起纷争 律师状告当事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周 啸;律师事务所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刘九审;虚构债权律师律所合谋占国资[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汪来超;律师未履行职责当事人能否索赔[N];经理日报;2004年

7 周治宏;娃哈哈在美诉讼“阵前换将”[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8 胡喜盈;深圳一业主欲告律师事务所[N];工人日报;2004年

9 王缉宁 龙元桥;告你!因为你说会赢却输了[N];杭州日报;2005年

10 宛桂祥 王伟宁 艾仁;被指造假 律师状告当事人[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鹏;论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变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晋元;法流失论[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立杰;民初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1912-1928)[D];重庆大学;2008年

8 朴永刚;案件事实真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彭贵;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余素青;法庭言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良;试论英国新型律师事务所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魏彬;当事人视角中的公正裁判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庞佳音;论英国法上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与规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为忠;清末律师制度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姗姗;古中国的契约概念与契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6 贺臻弘;美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7 刘瑞娜;美国第三人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钰薇;英格兰早期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灵燕;美国“法院之友”制度及其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牟燕;美国337条款调查应对策略之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7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57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