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老恤幼:唐律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点
本文选题:矜老恤幼 + 唐律 ; 参考:《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摘要】:唐律有关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规定可以溯源至西周时期,期间经过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在继受隋律的基础上创制出"老小及疾有犯"的刑事责任能力制度。唐律把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两种,其中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可以分为三等。唐律还对限制刑事责任人进行了立法保护,主要体现在: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作为行为主体或客体时的立法保护;在刑事处罚方面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立法保护;在诉讼程序方面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立法保护。唐律承继并发展了西周以来矜老恤幼的立法理念,尽管并未改变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的本质,但为我国现代刑法增加对老年人刑罚减免内容提供了历史启示。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Tang law was traced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apacity was divided into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bility and the limitat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sponsibility ability, among which the person who restricts the ability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he law of the Tang law also has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n the person who restricts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 when the person restricting the ability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s the subject or object of the criminal; 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f the person who is limited to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riminal punishment; in the course of litigation. The order side faced 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f the person who restricted the ability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he law of the Tang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legislative idea of the old people who were young and the young sinc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lthough they did not change the essence of the maintenance of the feudal rule, it provided a Historical Revelation to the modern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the punishment and remission of the elderly.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基金】:河南工业大学校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9XZD015)
【分类号】:D929;D9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2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谢全发;;汉初盗罪述论——以张家山汉简为中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陈柳裕;山田三良与中国国际私法[J];当代法学;2003年10期
5 陈丽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非正式婚姻子女现象略考[J];敦煌研究;2006年04期
6 张作华;徐小娟;;生育权的性别冲突与男性生育权的实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制史研究世纪回眸[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8 陈虹,贾小平;漫谈唐朝的证据制度及其借鉴之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沈大明;《唐律》对官吏的监督、处罚及其实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10 陶新华;魏晋南朝地方武职官的法律制度──以法律惩罚制度为内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5年
6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高永平;平安村的财产继承[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李游;从无讼到恢复性司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叶慧娟;《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边缘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10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海燕;中晚唐时期司法制度之变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俊梅;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卫;论职务犯罪的预防[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韩冰;近代中国民法基本原则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魏志静;北魏刑事法律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晨曦;WTO体制下国民待遇制度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学泽;论唐代法律对官吏的监督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韩鹤进;唐代流人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章雪峰;《大唐六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林;;唐律“劫杀”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王p,
本文编号:1874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7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