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唐律》中的过失犯罪

发布时间:2018-05-23 06:49

  本文选题:唐律 + 过失犯罪 ; 参考:《河北法学》2013年09期


【摘要】:区分故意与过失犯罪是刑法发展史上的重要进步。通过对唐代以前过失犯罪的立法源流、《唐律》中过失犯罪的法律用语及其内涵、刑事责任特点以及对后世之影响的梳理与分析,阐明《唐律》中过失犯罪立法的进步、历史局限及其当代的镜鉴意义。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rogress in the history of criminal law to distinguish intentional crime from negligent crime. By analyzing the legislative origin of negligent crim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legal terms and connotation of negligent crime in the Tang La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gress of the legislation on negligent crime in Tang Law. Historical limit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江苏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JSYRKJ2010-C)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项目(YF13-Y11) 上海市地方高校大文科学术新人培育计划资助(HZ-B2012019)
【分类号】:D929;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明儒;浅析《唐律》中过失犯罪的法律用语[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2 闵冬芳;;中国古代的故杀[J];河北法学;2009年04期

3 杨廷福;;《唐律》对亚洲古代各国封建法典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01期

4 彭荣;;浅析《唐律》中的过失犯罪[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01期

5 苏亦工;得形忘意: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徐彬;论唐代法律史的编纂成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张翅;;从《不用刑审判书》看古代司法中的术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乔传宁;李雪灵;;汉代刑名“作如司寇”质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王蕾;;浅析清末修订《大清律例》的原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龚红卫;;嫖宿幼女罪应重新置于强奸罪条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马韶青;;晋令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熊姝丹;;浅析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严奴国;刘恒;陈长均;;关于调整检察院组织法结构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马作武;马腾;;春秋决狱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张革文;;董必武守法思想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崔敏;;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从董老“多杀人后果并不好”的论断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8 王宏玉;;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非监禁刑理念研究——非监禁刑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周亦峰;张晶;;精神障碍者危害行为之规制与保障[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久湘;秦汉简牍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谈在祥;医疗事故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茗;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地;唐律中的罪过形式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2 黄明儒;浅析《唐律》中过失犯罪的法律用语[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3 沈莺;《唐律》与现行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的比较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莺;《唐律》与现行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的比较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霞;唐朝法律制度之评述[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年04期

3 刘淑莲;论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罪过[J];中外法学;1997年05期

4 蔡东丽;论唐代惩治官吏犯赃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5 叶峰;;论《唐律》“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J];现代法学;1986年02期

6 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违法行刑的责任制度[J];政法论坛;1995年02期

7 明廷强;唐律数罪并罚制度探析[J];齐鲁学刊;1996年02期

8 王兴国;《唐律》中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探析[J];兰州学刊;1997年05期

9 姜素红;试论“一准乎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邱玉梅;唐律“一准乎礼”的立法特点及产生的主要原因[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健;;英国竞争主管机构的法律改革——中国的借鉴[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秀娥;;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3 张显清;;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4 张慰荣;;“7·13”铁路运营安全事故案[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范德;邓国亮;;《大明令》——初社会立法的工具[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6 李德恩;;法律术语的衍变及应用[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冬玲;超载翻车死1人过失犯罪领缓刑[N];法治快报;2010年

2 黄韬 陆如韩;拉电防盗出了命案 过失犯罪照样判刑[N];法治快报;2004年

3 记者 袁京 通讯员 刘妍;“知情”中介人员被判过失犯罪[N];北京日报;2008年

4 罗炳锋 黄云峰;倒车压死拉车人 是意外事件还是过失犯罪[N];法治快报;2010年

5 赵晓耕 陆侃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罚变迁:《唐律·名例》篇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立民;唐律的疑罪与有罪推定原则[N];法制日报;2010年

7 侯国强;楼上投掷砖头撵人 误伤无辜过失犯罪[N];法治快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晏向华;借鉴: 不存在法律障碍[N];检察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赵宇清;的哥送人跳桥 无法左右?冷漠助推?[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10 杨康健;浅议我国古代受贿罪之立法[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芳;唐律奸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王娟;缘坐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玉明;明代公罪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成富磊;礼之退隐[D];复旦大学;2012年

8 刘小明;唐宋判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兼与西方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建文;清末司法官考试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殷杏玲;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胡骏;雅典司法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王卓雅;美国反网络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及其借鉴[D];暨南大学;2007年

5 苏晏;论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张华;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D];山西大学;2008年

7 姚未未;美国期货基金监管模式的研究及借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庄建锋;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及其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付罗芬;唐律中的法文化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岩;唐律屡犯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3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23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