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
本文选题:卡-梅框架 + 财产规则 ; 参考:《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摘要】:法律经济学上的"卡-梅框架",是从法益保护的效果模式出发,对法律规则做出的一个类型划分。其原初结构是以法益的转移自由和定价意愿为标准划分的"财产规则"、"责任规则"和"禁易规则"。通过引入法益的初始归属和限价方式两个新的划分标准,可以增添"管制规则"和"无为规则"两个新的类型,扩展和重构"卡-梅框架"的救济分类和规则结构。这五类规则构成了法律经济学上可供选择的一个"规则菜单"。一个社会在特定领域的规则选择,对应着国家权力干涉社会生活的不同程度,体现了法律背后的观念变化和权力博弈。对于法律救济规则分类与效率比较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行法律的学术理解和制度完善。
[Abstract]:The "Kar-Mei frame" in law and economics is a kind of division of legal rules from the effect mode of legal interest protection. Its original structure is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forbidden rules", which are divided by the free transfer of legal interests and pricing will. By introducing two new dividing standards, the initial attribution of legal interest and the method of price limit, two new types of "regulation rule" and "inaction rule" can be added, and the relief classification and rule structure of "Ca-Mei frame" can be extended and reconstructed. These five types of rules constitute a menu of rules that are available in law and economics. The choice of a society's rules in a particular field corresponds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interference of state power in social life, which reflects the change of concept and power game behind the law. Th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fficiency comparison of legal relief rules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academic understand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China's current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城市房屋产权的保护:责任规则、财产规则与管制性征收[J];法学杂志;2012年03期
2 陈国富;;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与农地产权保护——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的法经济学分析[J];开放时代;2006年04期
3 范军;;私有产权、不可转让性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汪渊智;民法中的不完全性法条[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葛云松;;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与一般侵权行为条款[J];中外法学;2009年05期
6 凌斌;;界权成本问题:科斯定理及其推论的澄清与反思[J];中外法学;2010年01期
7 魏建;宋微;;综合运用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保护被拆迁人利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年04期
8 范进学;权利概念论[J];中国法学;2003年02期
9 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丁守海;;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效应分析——兼论《劳动合同法》的交互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微;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选择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王晓林;;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范围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峻峰;;拆迁、政治过程与制度变迁——对拆迁制度改革的法经济学考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宁静波;;民事再审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素文;李松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文献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屒修;;寇斯}搊遊x的法[x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7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丁涛;航空器跨国担保交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清明;;庇古税和排放量限制对环境污染外部性的作用机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2 薛军;;揭开“一般人格权”的面纱——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体系意识”[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3 张文松,郭广珍;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初探及其经济学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叶静;众怒难犯——万历四十四年董其昌抄家案[J];小康;2005年05期
5 吕东锋;谢青霞;谢静怡;;房屋拆迁中对被拆迁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兼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之缺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陈园;;《物权法》破解房屋拆迁难题[J];城市开发;2007年07期
7 朱广新;;论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模式——我国侵权行为法对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样式[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8 刘祥元;;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经济学思考[J];东岳论丛;2007年01期
9 张新宝;张小义;;论纯粹经济损失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王利明;;论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的关系[J];法学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声萍;经济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丽萍;我国房屋拆迁立法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人杰;刘莎;;专利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纵横;2007年16期
2 魏建;宋微;;综合运用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保护被拆迁人利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年04期
3 魏建;宋微;;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选择——产权保护理论的法经济学进展[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易军;;物权制度设计的正义维度与效率维度[J];政治与法律;2006年05期
5 刘超;;权利不可让与规则与环境侵权救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廖建求;姜孝贤;;行政征收权与私有财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以财产保护方式为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周林彬;试论物权保护—一种经济分析的思路[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朱光华;高建伟;;《物权法》的核心观念解读: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林娜;我国公司法引入累积投票制度的必要性质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杨子云;法律的经济学素描[J];法律与生活;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杝奉td;;侜pc地S@[媸⿵驳貗姼苤浦芯縖A];城市土地利用和农地保护——'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1996年
2 张梅英;洪天尯;;台湾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之检讨与改进[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罗明伟;;探索我国VOIP的管制体系设计[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赖世刚;;海\齉i岸土地墢R冃衟撼跆絒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陈唐江;王艳慧;刘翠玲;;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途径浅探[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晓;我需要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韩志国;我国信用的三重缺失[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Ofcom公布VoIP管制新提案[N];人民邮电;2006年
4 过锐;Ofcom首次发布IP电话管制规则[N];人民邮电;2007年
5 记者 计育青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 绎明宇博士;VoIP:生存法则如何圈定?[N];中国电子报;2005年
6 晓镜;Ofcom制订三年期战略管制框架[N];人民邮电;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琪莉;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网开一面[N];华夏时报;2006年
8 树强文;不肯放权的背后[N];中国审计报;2005年
9 丁海俊(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生);经常如何看待法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赵媛;Ofcom拟对批发终端费实施管制[N];人民邮电;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永刚;市政公用行业的管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边永民;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协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姜朋;管制、困境与解脱:中国职工持股的法律之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汪玮敏;出口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甜;财产权之保障规则[D];厦门大学;2006年
2 宋微;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选择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蓓松;论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保护模式[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立清;会计信息市场内部性管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家轶;我国VoIP业务管制策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廖悦悦;比较过失责任规则的经济学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王宏宾;我国城市血液管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明;论网吧行业政府管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张莹;机场地面空中交通容量评估系统的进一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3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2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