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民事诉讼率:中国与印度的初步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27 19:18

  本文选题:中国 + 印度 ; 参考:《法学评论》2012年02期


【摘要】:从案件积压状况、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比例、民事诉讼率区域差异的显著性及案件处理效率四方面来看,印度的民事诉讼已陷入困境。我国民事诉讼的运行状况要优于印度。印度民事诉讼的困境,不能简单归结为对抗制的困境。联邦制政体、复杂的宗教权力体系、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国家法与民间法协调不畅及层次过多的审级制度等是印度诉讼困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印度民事诉讼的现状足以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前车之鉴",印度为走出困境所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backlog of cases, the ratio between criminal cases and civil cas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civil proceedings and the efficiency of handling cases, India's civil litigation has fallen into difficulties. China's civil litigation is better than India's. The dilemma of India's civil litigation can not be summed up simply as the dilemma of adversarial system. The federal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complex religious power system,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 poor coordination between state law and civil law, and the excessive hierarchy of adjudication are the leading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Indian litigation dilemm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dia's civil litigation is enough to serve as a "forewarning" for China's civil litigation.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ccumulated in the course of India's civil judicial reform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are also of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to the judicial reform being carried ou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事诉讼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卞建林教授主持,项目批准号:07&ZD032)的课题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5.1;D9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栾志荭;;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正,朱仁友;论所有权范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叶志坚;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5年03期

3 叶志坚;;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林锋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4 公丕祥;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二答叶志坚先生[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6 马俊驹,江海波;论私人所有权自由与所有权社会化[J];法学;2004年05期

7 冯天瑜;;重新认识马克思封建社会原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孙来斌;马克思晚年设想的经济学意蕴[J];经济评论;2004年04期

9 陈永正;所有制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10 仪平策;论人类学思维范式及其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学栋;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国家与市民社会视野下的现代政治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许嘉豪;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高永贵;“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晨;民间法:一种活的法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安宁;新时期司法制度改革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石维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杜涛;论我国法院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徐文越;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峰;行政公益诉讼之基本理论与制度构建[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10 冯朝昱;论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虹,梁远;也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2 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3 李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宇;雷结斌;;中、印反倾销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8期

2 蒋迅;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印度法现代化的实践[J];比较法研究;1987年02期

3 金泽刚,康均心;论印度反腐败的法制历程及其启迪[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蒋小红;;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印度公益诉讼制度考察[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3期

5 刘枫;;从新闻立法进程看印度的“新闻自由”[J];天中学刊;2010年04期

6 庞正,金林南;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范式”之思考[J];学术研究;2001年02期

7 何兵;王轩;;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8 徐祥民;架起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谈中国法律史学50年的经历[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李交发;中国传统诉讼文化宽严之辨[J];法商研究;2000年03期

10 施懿超,王晓琪;漫谈中国古代的档案立法[J];四川档案;200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胡;《哈利·波特》求禁宝莱坞《哈里·普塔》未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小朗;印度法官奇判“世纪争产案”[N];工人日报;2008年

3 邵生余;我省两企业绸缎出口峰回路转[N];新华日报;2007年

4 赵瑞;印度来信:请于3天前出庭应诉[N];国际商报;2005年

5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印度药业奇迹与知识产权之争[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6 ;印度知识产权保护案[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任彦;印度用法律保障农民就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8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印度:可乐事件谁之过[N];光明日报;2006年

9 卢思彬;印度高法判令两大可乐公开秘方[N];检察日报;2006年

10 吴琼;周永康会见印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谦;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刘和清;法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法制观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同晓芬;美国反补贴法的修改及中国的法律应对[D];西北大学;2008年

3 侯艳;印度竞争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王轩;印度公益诉讼制度评鉴[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赵延安;中国封建农业法制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白晓;美国专家证言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霍立刚;印度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廖初民;论1950年《印度共和国宪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刘淼;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武嘉;荷属东印度法制略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3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43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