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继承问题刍议
本文选题:身份继承 + 财产继承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摘要】:汉代身份继承一般是在被继承人生前置后或立嗣子。后可以是直系,也可以是旁系;既可以是卑幼,也可以是尊。汉代身份继承是在先秦时期"立子"与"立弟"两种继承方式中进行选择的结果,以"立子"为主,以"立弟"为补充,并逐渐过渡到唐宋法律中严格的"立嫡立长"的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准确地讲应该是分家析产,随着宗法大家庭的解体,嫡长继承制面临挑战,诸子均分制尚未建立。
[Abstract]:In Han Dynasty, the inheritance of identity was usually made after the heirs were born in front of the heirs or after the heirs were born. The rear can be either direct or collateral; it can be either humble or respectful. In the Han Dynasty, the inheritance of identity was the result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two inheritance methods of "Li Zi" and "Li Di" in the pre-Qin period. It was mainly composed of "Li Zi" and supplemented by "Li Di", and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the strict stipulation of "Li Li Chang"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laws. In the aspect of property inheritance, it should be the separation of family and family exactly.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patriarchal family, the system of inheritance of lineage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and the system of equ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families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FX015):“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考释与研究”
【分类号】:K234;D929;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J];文史哲;2003年06期
2 徐世虹;张家山二年律令简所见汉代的继承法[J];政法论坛;2002年05期
3 尹在硕;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时期后子制和家系继承[J];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J];中国史研究;2006年04期
2 高伟,高海燕;汉代漆面罩探源[J];东南文化;1997年04期
3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李元;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6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李财富;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特点及成因[J];北京档案;2002年02期
8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9 朱筱新;对秦统一度量衡制的再认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6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哲;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念;试论战国中晚期秦国婚姻与妇女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陶贤果;笔法的“常”与“变”[D];暨南大学;2005年
4 徐歆毅;汉代家庭继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胡谦;中国古代亲属容隐制度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宏斌;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俊梅;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李卫;论职务犯罪的预防[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道明;中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J];历史研究;2000年06期
2 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J];史学月刊;2003年09期
3 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J];文物;2005年12期
4 徐世虹;张家山二年律令简所见汉代的继承法[J];政法论坛;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石家庄学院 贾丽英;从长沙东牌楼简牍看汉代出嫁女的财产继承[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华;论汉代的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冬梅;秦汉简牍所见财产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骥;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4 贾静;唐代继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彦珲;南宋财产继承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6 刘东山;汉代家庭继承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歆毅;汉代家庭继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8 董宏义;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D];郑州大学;2010年
9 刘小霞;宋代家族财产析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东明;宋代女性财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8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