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惩罚性赔偿的损害填补功能——以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为启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07:48

  本文选题:美国侵权法 + 惩罚性赔偿 ; 参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摘要】:惩罚性赔偿的损害填补功能关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证成,这是大多数美国学者不遗余力对其进行论证的主要原因。惩罚性赔偿高于受害人可见的实际损害部分,填补的是受害人私人可见损害背后的无形损害。该无形损害通常难以用金钱衡量,这就是惩罚性赔偿通常以可见损害的倍数计算赔偿数额的原因。无形损害可以是受害人私人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精神损害,也可以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于侵权行为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场合,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激励受害人积极主张权利,并借助于受害人个人利益损失的赔偿填补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令被告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
[Abstract]:The compensation func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is related to the justifica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why most American scholars spare no effort to demonstrate it. The punitive damages are higher than the visible actual damage part of the victim, and the compensation is the intangible damage behind the victim's private visible damage. The intangible damage is often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money, which is why punitive damages are usually calculated in multiples of visible damages. Intangible damage can be a kind of mental damage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with money by private person, and it can also be damage to the whole social interest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with money. Th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can encourage the victims to claim their rights actively, and make up the damage of the whole society by means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 of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the victims. Hold the defendant liabl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墨;;食品安全法中十倍赔偿的案由确定和归责原则[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侯志鸿;谁来为劣质奶粉受害者担责[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福建省闽清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立藏 林旭坚 林国辉;拳重才能打痛[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唐茜;正泰施耐德戏剧性和解[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4 中萃;从法律角度看东芝事件[N];山西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杨大正 实习生 马想斌;设立药害事件公共赔偿基金[N];南方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王国光;胶囊上缺说明被判10倍赔偿[N];长沙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李秀玲;商品房欺诈理应双倍赔偿[N];工人日报;2003年

8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应飞虎;“小悦悦事件”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戴萍;论美国侵权法上的情况不言自明的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柯劲恒;中美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平;论美国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国立波;论美国侵权法上产生谨慎义务的特殊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高建学;论美国侵权法上判断过失的合理人标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成慧;美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韩琳;论美国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刘志军;美国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1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