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康德法权学说中的自由概念

发布时间:2018-06-17 06:31

  本文选题:法权 + 自由 ; 参考:《学术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本文旨在对康德法权学说中的自由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对任意自由的一般定义、自由的实在性、自由的人格性定义、自由和强制、作为法权的自由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探讨,剖析了自由概念变化的过程,并尝试以知性的三个范畴来理解这些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作为法权的自由以任意的一般定义和人格性定义作为基础,并在更高层次上包含了后两者。文章最后对作为法权的自由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n Kant's doctrine of right of law.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arbitrary freedom, the reality of freedom, the definition of personality of freedom,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s the right of law and its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t also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nges by three categor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points out that freedom as a right of law is based on arbitrary general definition and personality definition, and contains the latter two at a higher level.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the freedom as a right of law.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D9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小飞;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选择与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沈晓阳;论责任的内涵、根据、原则[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前;刘文宇;;现代技术伦理的“知行合一”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青林;人权启蒙与科学主义重建——晚近十年宪法学研究的几点哲学思考[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8 高峰;试论普法工作的目标转向——从权利意识的角度分析[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9 郭艳;守望中的自我确认——张炜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1年01期

10 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5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治伟;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永久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奉君;休谟正义观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泽庆;论“美是道德的象征”[D];安徽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腾;;“信仰法律”的提法有违自由[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U,

本文编号:2030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30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