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海峡两岸商标权相互承认的法律思考——从“农友”商标侵权纠纷案谈起

发布时间:2018-06-17 16:08

  本文选题:海峡两岸 + 商标权 ; 参考:《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02期


【摘要】: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密切,因两岸商标相同或相似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农友"商标侵权纠纷案即是典例。为便捷有效地解决这类纠纷、推动两岸商标权的合作,以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为基础,采用海峡两岸商标权相互承认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海峡两岸作为平等的两法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也是实践中对海峡两岸法律冲突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化解,并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未来更容易推动。但在具体操作时,这种相互承认应以有限度的部分承认模式为宜。
[Abstract]:With the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disputes caused by the same or similar trademark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The case of "farmer" trademark infringement dispute tried by the Xiamen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is a case in poin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kind of disputes conveniently and effectively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trademark righ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t is a feasible way to adopt the way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trademark righ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on the basis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signed in 2010. This method not only reflects the 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equal jurisdictions, but also is a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olution to the conflict of law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n practice, and has sufficient legal basis, which is easier to promote in the future. However, in practice, such mutual recognition should be based on a limited partial recogni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分类号】:D920.5;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飞;;也论解决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模式[J];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罗龙鑫;雷建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朱显荣;陈加满;;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合同法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彭学龙;张奕峰;;“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华商标;2006年11期

5 余忠萍,李辉;论反致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史际春,肖竹;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田晓云;区际冲突法与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蔡守秋,蔡文灿;水权制度再思考[J];北方环境;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秉镰;杜传忠;;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特征与政府垄断规制——兼与工业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比较[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龙长青;;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征地补偿制度创新[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建;;财产的最佳利用与遗失物制度的法律选择——遗失物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邬先江;;再论外国法查明[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发嘉;;进口押汇及其信托收据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李玉香;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陈富良;政府规制的均衡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7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廖晖;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邹伟康;计算机软件版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向新柱;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专利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高登立;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吴群;论商标审查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张烨;关于拖延仲裁程序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石慧;论经济全球化下对国际税收竞争的法律规范[D];湘潭大学;2001年

9 安钢;垄断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飞;论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特殊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于飞;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性质之理论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内动态[J];中华商标;2008年03期

2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总目录[J];法学家;1992年05期

3 ;学术[J];法治时代;2002年05期

4 渠丽娜;冀素兰;;论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及解决[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徐平;海峡两岸民事司法协作问题研究[J];台湾研究;1994年02期

6 施杰;台湾行 “海峡两岸法律交流及观光”随感[J];中国律师;2003年07期

7 邱格磊;;海峡两岸法治异质性之根源探究[J];海峡法学;2010年02期

8 聂虎臣;关于海峡两岸法律冲突及解决构想[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程晓梅;;日本特许厅商标审判概览[J];中华商标;2011年01期

10 程永健;浅论海峡两岸法律之冲突[J];法律适用;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雅芬;马璐辉;;朱熹“德礼政刑”思想及其现实价值[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静洪;个别油站侵犯中国石化商标权[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味全”商标权遭遇专利权[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原静;中石化状告网站维护商标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4 王文波;两“鳄鱼”巨头法庭再争商标权[N];中国工商报;2008年

5 徐英;“味全”商标权遭遇专利权狙击[N];中国商报;2003年

6 姜亚兰 江南;“海尔滋”为什么失去商标权[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文洁 通讯员 王创辉 陈娟娟;加盟店换人不换牌 新老板侵犯商标权[N];东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Z,

本文编号:203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3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