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变法与大一统帝制形成的理论逻辑
本文选题:法家 + 礼坏乐崩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法家兴起于传统礼制秩序的衰落,以"世异事异"的历史变迁论为变法改制的正当性进行学理论证。总的来看,法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最大限度地进行社会军事动员,其政策以战争为导向,改变了传统的战争人力资源结构,增强了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并把由军事纪律衍生出来的法律规定转变成组织管理手段。法家变法以集权动员的高能效,创造出了中央集权的皇权大一统结构,而法家的变法措施既依赖同时又巩固这种权力结构,最终为中央集权的皇权大一统专制铺平了道路。
[Abstract]:The Legalists rose from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etiquette.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change of "different things in the world" was used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form. On the whole, 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Legalist ideology lies in the maximization of social and military mobilization. Its policies are guided by war, hav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 in war, and have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the state to absorb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from the military discipline derived from the legal provisions into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eans. With th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of centralization mobilization, Legalist reform created the monolithic structure of centralized imperial power, and the legalist reform measures not only depended on and consolidated this kind of power structure, but also paved the way for the centralization of imperial power and autocrac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分类号】:D9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黄瑜;"和"与儒家传统精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张燕伶;;从“格致”论看朱熹的科学理性精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静波;;浅论《舞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苏敏;《离骚》“象事行”之“赋”为主的文学物象组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达三;唯天为大:孔子天命观试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汪凤炎,郑红;中国古代有心理学思想吗?[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丁宏武;《抱朴子外篇》的成书及思想倾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靳义增;;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7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8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亚男;论冯友兰的人伦学说[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仰和芝;戴震人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耿元骊;五代礼制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谢晓东;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航;论王弼人性论中儒道合流的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海洲;论周公“敬德保民”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方;先秦两汉“天人合一”观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清末对法治局限性的认识[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杰明;法家的法观念解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温晓;先秦道家法律思想[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47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470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