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航空承运人航班延误责任在欧盟法的发展与实践——以欧盟法院判决为解读文本

发布时间:2018-06-22 13:46

  本文选题:航空承运人 + 航班延误 ; 参考:《法学杂志》2013年11期


【摘要】:航空承运人的航班延误责任,特别是承运人是否对旅客的单纯时间浪费进行赔偿是航空运输实践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欧盟2004年的相关立法对此问题没有明确,但2009年和2012年欧盟法院的判决则明确提出航班延误的旅客与航班取消的旅客一样有权获得赔偿,除非延误是特殊事件导致的结果。
[Abstract]:The air carrier's liability for flight delay, especially whether the carrier compensates for the waste of passengers' time, i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issue in air transport practice. EU legislation in 2004 did not clarify the issue, but the 2009 and 2012 EU court decisions made it clear that passengers who delayed flights were as entitled to compensation as passengers who cancelled flights, unless the delay was the result of exceptional events.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作者支持的北京市法学会2013年度重点课题“航班延误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BLS2013B006)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罗洪;程虎;;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方国学;;论欧洲法院的司法解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道刚;欧洲议会及其运作机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4 刘永刚;;浅析英国对足球流氓的法律规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程保志;相称性原则在欧共体法中的司法审查功能评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李伯侨,卢书桃;CEPA:瑕疵与完善[J];当代亚太;2004年06期

7 程卫东;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管辖权与欧盟的发展[J];德国研究;2001年01期

8 余敏友,陈卫东;欧共体围绕WTO协定直接效力问题的争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9 温树英;欧盟保险市场一体化的法律问题[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10 何萍;论律师的反洗钱义务[J];法学;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杉;民航总局:即将推出航班延误补偿制度[J];台声;2004年07期

2 马超;;航班延误,国内国外的两种遭遇[J];法律与生活;2006年15期

3 ;国外怎样处理航班延误[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9期

4 王乾;;我国航班延误的法律问题探究[J];知识经济;2010年16期

5 邢韵;;试论航班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6 赵欣;;从ADR角度看我国航班延误赔偿纠纷的解决途径[J];山东审判;2005年06期

7 胡超容;;试析航班延误的法学概念[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孔庆颖;;试论如何完善规范航班延误问题的国内立法[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9 李富成;;航班延误别总拿老天爷说事儿[J];法人杂志;2006年09期

10 张丽;;试论航班延误的国际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2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3 陈穗军;肖海平;;粤琼两省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气候特点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蒋立辉;张倩;;基于GSM短消息的航班延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5 刘长有;秦瑛;;基于Petri网的机场航班流量优化调度[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年;;航空客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7 赵磊;;飞机进港时隙分配机制的有效性与公平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东生;;可靠性管理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牟德一;张婧;;具有鲁棒性的机组配对问题的随机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永辉;王洪芳;刘健文;;雾的解释预报技术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先国 杨兴国;航班延误背后的“体制迷雾”[N];经理日报;2005年

2 肇茜;对症下药克“顽疾”[N];中国民航报;2010年

3 邓敏敏;航班延误 服务不延误[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蔡健;做好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5年

5 ;航班延误高列榜首[N];东方航空报;2003年

6 记者 黄蕾;深航试水航班延误补偿 航空延误险待“机”而动[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马晨明;“航班延误”谈[N];金融时报;2004年

8 刘思敏;航班延误“引爆”之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业刚 赵瑜 通讯员 单建平 陈轩;阳光前置服务 破解延误难题[N];中国民航报;2010年

10 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陈轩 单建平;航班延误时间怎么算补偿标准怎么算?[N];宁波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2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杨尚文;不确定容量条件下终端区流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王志清;民航旅客运输便捷工程及其流程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岳仁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危机处置的理论建模与控制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熊杰;枢纽机场近机位分配及其容量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常钢;民航机场停机位分配与优化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陈欣;机场空侧容量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洋;航班延误波及问题中的航班取消策略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2 戴颖;我国航班延误责任的法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扶雪浇;基于航班着陆率的航班延误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年

4 杨磊;航班延误引发旅客群体性事件处置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栋;航班延误法律规定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高岩;论我国民用航空服务商航班延误的违约责任[D];西北大学;2011年

7 夏志阳;论航班延误[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圣恩;论客运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戚自钢;航空承运人在航班延误中的风险负担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小飞;基于数据挖掘的航班延误预测模型及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3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3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