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盛世叩阍:清前期的皇权政治与诉讼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23 06:36

  本文选题:叩阍 + 清前期 ; 参考:《历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在传统中国,叩阍被视为申雪冤狱的终极手段。清前期,顺治、康熙、雍正均在一定程度上把叩阍作为对官员的监督手段之一,建立了某种意义上具有清初特色的督察体系。但由于政治凌驾于法律,官僚集团并非坚定公正的法律执行者,而是通权达变的政治追随者,叩阍的监督作用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乾隆中后期,统治者强化对平民叩阍的打击,弱化了对官僚利益集团的监督,削弱了统治阶层的执政能力。叩阍的变化体现了清前期执政前后脱节、政治与法律错位、民情与君意背离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hina, door-knocking is regarded as the ultimate means of Shen Xue unjust imprisonmen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hunzhi, Kangxi and Yongzheng all took the door as one of the supervision means to the official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established a supervision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owever, because politics is above the law, bureaucrats are not firm and just law executors, but political followers of the change of pow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Qianlong, the ruler strengthened the attack on the common people, weakene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bureaucratic interest groups and weakened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ruling class. The change of doorstep reflects a series of complicated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such as disconn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ly Qing Dynasty, dislocation of politics and law, deviation of people's feelings from monarch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D929;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翔;清初满汉冲突与北方区域文化之变迁[J];清史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朱俊;黄遵宪地方自治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5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6 吴泽勇;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7 占锦;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王景译;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9 李峰;论越南问题与中法战争的历史背景[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卫英;古代柳文学的民俗文化内蕴及佛经文化渊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景泽;;关于穆昆与满洲“前四旗”问题——兼析八固山的建立[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匡民;;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莉萍;李方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赵静;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D];暨南大学;2002年

2 郭书愚;清末四川存古学堂述略[D];四川大学;2002年

3 曾志红;关于深化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构想[D];湘潭大学;2002年

4 王骞;论离婚诉讼调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袁媛;16-18世纪中法都城聚会性场所之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谢俏洁;社区人民调解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佐良;乾隆朝社会动乱及政府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董海宁;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现状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肖卫华;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层文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张法瑞;;清前期广东皇木采办[J];岭南文史;2011年02期

2 刘永连;;从吧国公堂《公案簿》看清前期巴达维亚与中国的经济往来[J];海交史研究;2006年01期

3 ;胡建中·清代皇家武备(之二) 渠道广开,源续不断——清宫兵器的来源[J];紫禁城;2011年05期

4 周全霞;;略论清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保障思想[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5 程方;;清代鲁西北农村社会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试论清前期清政府对制钱的政府性管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3 吴建雍;;清前期的紫禁城[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4 孙文良;;清前期满族文化发展的趋势[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5 吴建雍;;清前期中西海路丝绸贸易[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吴建雍;;清代北京的粮食供应[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范金民;;清代前期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万明;;明朝对澳门政策的确定[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丹卉;;清代盛京将军与各职权部门权力运作问题探析[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日根;论清前期海洋管理政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N];团结报;2009年

2 赵云田;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N];光明日报;2000年

3 毛佩琦;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N];天津日报;2008年

4 汪学群;清前期的学术思想论争[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铮;杨念群的新境[N];东方早报;2010年

6 孙宏年;两岸学者聚焦清代边疆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佩琦;我对“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的看法[N];北京日报;2008年

8 陈坤达;清前期潮台的经济文化联系[N];汕头日报;2007年

9 申时;站在皇帝立场上看皇帝[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周荣;明清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和城乡互动[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唐桂艳;清代山gq刻书史(一)[D];山东大学;2011年

4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8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9 温显贵;清史稿乐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强;清前期女性犯罪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杨丹;清前期潮州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为东;清前期进出口货物的通关[D];郑州大学;2000年

5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唐伟华;清前期广东刑案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刘训华;清前期苏北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秀丽;朝贡制度与清前期的中荷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曾军;清前期《礼记》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任均尚;论清前期贵州苗疆的经济开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6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6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