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救国论与中国近代法律史学嬗变

发布时间:2018-06-23 07:09

  本文选题:法治救国论 + 更法言变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清末民初之际,甲午海战失败、列强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期许及国外成功案例的促动,激发了法治救国论的高涨。尽管论者在如何变法的途径中存在歧义,但他们均谨守斟酌古今与中外通行的修律原则,决定了当时人们在法律观念上保有浓厚的历史主义,这毫无疑问提升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法律史学科的促生。鉴于研究者阶级立场、个人识见、价值尺度之不同以及对取法西学的视点迥异,中国近代法律史学在初生之时,即产生考据派与史观派的分野,对中国法律史学研究范式产生长期影响。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feat of the Sino-Japanese naval war, the great powers' expectation of abrogation of consular jurisdi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oreign successful cases inspired the upsurge of the theory of saving the nation by rule of law.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ambiguities in how to reform the law, they a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law revision, which is considered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an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determines that people maintained a strong historicism in the legal concept at that time. This undoubtedly promotes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legal history. In view of the class standpoint of the researcher, the personal knowledge, the difference of the value criterion and the viewpoint of the western science of taking the law, the division between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and historical view school came into being at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legal historiography. It has a long-term influence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legal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中国法律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ZS002)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社会转型与20世纪中国法律史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GS-155)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秀桃;中国法律史学史——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2 叶秋华;赵晓耕;;守千古之常,发一时之新——记人大法律史学科六十年[J];法学家;2010年04期

3 钱泳宏;;法律史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4 刘广安;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J];中外法学;1997年03期

5 徐祥民;架起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谈中国法律史学50年的经历[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曾宪义;;序二[J];中西法律传统;2001年00期

7 张中秋;陈煜;;2005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J];政法论坛;2006年02期

8 张中秋;陈煜;;2007年法律史学科新进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倪正茂;;法律史研究的可喜进展——评介《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与《明初重典考》[J];法学杂志;1985年02期

10 王申;;论法律史研究中的法理意义[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振宇;;关于边缘法学类似称名问题[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烨;考证与义理并重的法律史学引路人:陈寅恪[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邓建鹏;面向现代的法律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赵世德 山东大学法学院;立足自身学术传统 回眸百年法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雷;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史学的拓荒者:李大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 郭烁 许航 何兰芳 杨建芳;何勤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法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徐驰;美检察官依据反恐法起诉街头流氓[N];检察日报;2005年

7 记者 王玉;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刘武俊;通过仪式彰显正义[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9 容 冰;英国法官漫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容 冰;正义女神的眼罩[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自永;论清代回疆法律及其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张鑫;论陈顾远对中国法律史学的贡献[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熊明;两汉“州”的司法职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6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6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