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信赖原则的法社会学根基

发布时间:2018-06-24 01:35

  本文选题:信赖 + 风险社会 ; 参考:《天府新论》2015年04期


【摘要】:风险社会是科技急速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必须接受的现实。为适应无处不在的风险,不少国家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策略,但这无可避免地加剧了个人的危机感。风险社会学家对此进行了理性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价值理性的回归,重建社会信任。在刑法领域,信赖意味着宽容,意味着行为人不必负担过重的注意义务,并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是法的中立性与均衡性的体现。
[Abstract]:Risk society is the result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the reality that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accept. Neoliberal strategies have been adopted by many countries to adapt to ubiquitous risks, but this inevitably exacerbates a sense of personal crisis. Risk sociologists reflect on this rationally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should be the return of value rationali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trust.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trust means tolerance, which means that the perpetrator does not have to bear excessive duty of care, and limits the launching of the state's criminal right,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neutrality and balance of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德国慕尼黑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医疗技术中的生命伦理及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AZD111)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东茂;;客观归责理论[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2 刘跃挺;;对风险社会中刑罚价值立场的整体性反思[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玉青;;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2 李京飞;;文学的边界——从新批评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李桂荣;;《阿姆斯特丹》中失落的共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鲁洪;;流浪:回归,抑或超越——《青春》与《九月寓言》中的流浪主题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顾青;;和谐社会和社会风险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贾丽辉;;风险社会理论:对人的生存的当代观照[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8 陈四海;;信任与确定性的寻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林爱s,

本文编号:2059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9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