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法治学习与我国法治“新常态”的营造
本文选题:中央政治局 + 法治学习 ; 参考:《探索》2015年05期
【摘要】:法治"新常态"的营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长期法治学习的重要成果,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法治的过程,也就是我国法治确立、法治实施、法治逐渐常态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到十八大前的法治学习为法治"新常态"的营造做了很好的铺垫。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法治学习使我国法治更加常态化、制度化。法治成为新常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以法治逻辑取代权力逻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未来的中国政治发展创造了新的政治空间。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normal" of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long-term study of the rule of law sinc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me into power.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study of the rule of law by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i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and gradually normalizing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f the rule of law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paved th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normal for the rule of law. The 18 th Politburo's study of the rule of law makes the rule of law more regular and institutionalized in our country. The rule of law becomes the new normal,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ruling concep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rule of law logic to replace the power logic, an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to create a new political space for the futur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运行机制研究”(13BZZ003),项目负责人:秦国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政治资源优化配置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2015-GH-535),项目负责人:陈文新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培东;;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2 王利明;;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发桂;;民权保障: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的逻辑起点——基于维稳与维权关系的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2 褚红军;;司法判决的功能分析[J];法律适用;2013年01期
3 邹慧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法制与社会;2013年01期
4 徐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学理论体系[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5 邹慧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国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2期
6 张彩超;;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目标和实践路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5期
7 李晓安;;“统”“治”形态双重指向的现代变革[J];法学杂志;2013年06期
8 吴俊明;殷昭仙;;论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法学杂志;2013年06期
9 文友华;;依宪治国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10 薛克鹏;;经济行政法理论探源——经济法语境下的经济行政法[J];当代法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保平;;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2 崔福臣;;“法治河北”之法治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上官酒瑞;;共产党的执政软实力、公信力及制度化能力[A];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施新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与构建原则——兼论董必武的民主建政思想及其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三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永;当代中国警政与现代国家成长[D];南京大学;2012年
2 林辉煌;法治的权力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秦洁;商标淡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李晓鹏;迈向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建构及其未来[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飞;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关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马闯;基层政府维稳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程李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8 秦雅静;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刘杰;权力结构与个体行动: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黄瑛;城市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的产权体系构建与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如洲;论农民阶层在法治建设中的困境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言;中美利益群体参与立法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杨金光;契合与共生:文化软实力语境中的中国法治文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席军良;用人导向及其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彭恩;论律师信用系统及其建设问题[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魏程琳;调解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吕媛;杭州市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康巍;论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文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廉政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陈聪;哈耶克法治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2 黄辉祥;刘宁;;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3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林;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蔡定剑;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J];法学;1999年03期
6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肖孝毛;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7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4年02期
8 李永成;余继田;;司法克制主义——中国语境下的司法意识形态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9 信春鹰;;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红旗文稿;2008年18期
10 王正绪;苏世军;;亚太六国国民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059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9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