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中国”的价值目标
本文选题:法治中国 + 法治国家 ; 参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法治中国"是实践"法治国家"具体的地理和空间平台,它使得"法治国家"的建设"脚踏实地",它汇聚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各项具体价值要求,它在适用地域上呈现出"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特色。作为"法治中国"的整体化特征,必须先有"国家法治",然后才可能出现"地方法治","地方法治"不能脱离"国家法治"而存在。在实践法治精神的过程中,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没有特权,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法治原则来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法治中国"正是从一个具体的主权国家概念的角度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具体法治"的各项价值要求。
[Abstract]:"China under the rule of law" is a concrete geographical and spatial platform for the practice of "a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t 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down-to-earth ", and it brings together the specific value requirements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a society governed by the rule of law ".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rule of law" and "local rule of law". As an integral feature of "China ruled by law",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rule of law of the country" first, then "local rule of law" may appear, "local rule of law" cannot exist without "state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any state organ, social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citizen has no privileges and must formulate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fied principle of the rule of law. To enforce the law and abide by the law, "China ruled by law" puts forward the value requirements of "specific rule of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ncrete concept of sovereign stat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形成和发展[J];求是;2007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华详;;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法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俞荣根;;法治与权利:我国宪政建设的两座里程碑[J];重庆行政;2009年02期
3 江苏省司法厅课题组;缪蒂生;;论我国司法行政文化的发展历程[J];中国司法;2011年11期
4 赵秉志;;当代中国死刑改革的进展与趋势——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七)[J];法学;2011年11期
5 杨力;;司法积极主义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鲍成中;;法治视域下的校长权力规约[J];教学与管理;2011年22期
7 顾华详;;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法治[J];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8 杨力;;论纠纷解决、多边认同与司法积极主义[J];法学论坛;2009年04期
9 程美东;;新时期以来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的政治理念与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10 周忠丽;;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静;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山平;;我国在依法治国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J];理论前沿;2006年06期
2 刘瑞兰;;试析影响中国法治权威树立的因素[J];社科纵横;2007年12期
3 陈韶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J];前沿;1998年05期
4 李步云;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5 蔡军田;简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8年04期
6 宋才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21世纪中国的历史重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7 章尚锦;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法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刘汉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李步云;;依法治国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论坛;2008年04期
10 ;坚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山东省法学界、法律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述[J];法学论坛;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崔敏;;注重体制创新 实现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5 高勇年;张建智;;宪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重温董必武法学思想的若干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陈华一;;法治强国不畏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丁剑;;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容和意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瀚;;弘扬法治文明 建设法治国家——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几点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9 李步云;;法治征程的足印[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袁曙宏;;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湘英;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王琳;法律在你我之上[N];海南日报;2006年
3 李步云;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N];法制日报;2008年
4 市司法局局长 于清生;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依法治国理念[N];辽源日报;2006年
5 李德顺;法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N];深圳特区报;2007年
6 姜伟;和谐社会与法治向度[N];学习时报;2006年
7 周永松;树立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N];遵义日报;2009年
8 张溯;法治中国新起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依法治国何以是基本方略[N];法制日报;2008年
10 范正伟;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根强;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姜登峰;荀子人性法律思想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和清;法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法制观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7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娟;论我国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D];东南大学;2005年
2 彭钊;论法律意识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田宇;建国后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金波;地方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明;法律实效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黄彬;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探析[D];贵州大学;2007年
7 张桥飞;彭真法制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韩国栋;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文革;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金山;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59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