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法律调整与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8-06-24 16:55

  本文选题:法治 + 法律调整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在当下我国的社会管理中,为什么人们不愿相信法律对社会管理的应有功效?其基本原因在现有法律调整理论及实践没有开出社会管理不但必须依法、而且完全能够依法展开的技术手段。所以,在法律的宏观理念上再树"契约论"的法律观念,在法律的技术调整方法上强调"两对四维调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把"高尚道德"也合理地纳入法律调整的秩序体系,对实现法治所要求的"一断于法"而言,功莫大焉。法律的治理,必须要求人们对法律调整方式作出全新的理解和解释。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ocial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why people do not want to believe that the law of social management should be effective? The basic reason is that the exi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gal adjustment have not set out the technical means that not only must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law, but also can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law. Therefore, in the macro concept of law, the legal concept of "contract theory" should be re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of "two to four dimensional adjustm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technical adjustment method of law.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noble morality"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order system of law adjustment reasonabl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governance of law must require people to make a completely new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y of legal adjust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63;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2 H.L.A.哈特,翟小波,强世功;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上)[J];环球法津评论;2001年02期

3 H.L.A.哈特,翟小波;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下)[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4期

4 刘星;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当代西方法理学的本体论变革[J];外国法译评;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10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琪;于晓南;;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5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景信;;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弱化分析及其现实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文显;;改革和发展呼唤着法学更新[J];现代法学;1988年05期

2 公丕祥;;法的价值与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兼议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J];中国法学;1988年01期

3 郑成良;;权利本位说[J];政治与法律;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向阳;论法治信访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陈广胜;将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杨敬纯;论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与基本特征[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奚坚平;王成明;;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高遥生;;让法治伴随爱心成长[J];法制资讯;2008年05期

6 王梓懿;;理性官僚制的现实意义[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4期

7 刘娟;;论行政公开的必要性[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8 穆军鹏;论法治在反腐败中的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9 陈本亮;以史为鉴:反腐败斗争中的德治与法治[J];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09期

10 ;信息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才让塔;;法治语境下服务型政府与行政管理改革[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陈国栋;;关于推进依法治州的几点思考[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3 孙力;;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取向:权力监督的法治诉求[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张海国;;关于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有效发挥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思考[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5 吴涛;陈正芹;;论行政公开制度的法理维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吕玮;;公共服务原则浅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彭忠益;刘学平;许源源;;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权力监督的优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白玉;;论政府公共服务的法治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制所副所长:马怀德;法治是中央政府权威的保障[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记者  雷蕾;我市努力建设“法治信访”良好氛围[N];丽水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何格非 袁海筹 王峰;浠水县全力打造法治型服务型政府[N];黄冈日报;2005年

4 ;地陷之殇再谈以法治防范和化解公共危机[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5 胡敏;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你们[N];扬州日报;2007年

6 张玉石;信访:由人治向法治[N];延边日报;2005年

7 彭振羽(作者单位:中山市法制局);建设和谐社会关键靠法治[N];中山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石磊;法治之美[N];甘肃法制报;2005年

9 吴天君;建设责任法治服务型政府[N];学习时报;2004年

10 本报评论员;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信用工商法治工商信息工商[N];中国工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2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构建法治政府背景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启康;我国公务员绩效考评体系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春玲;论行政伦理法制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韩维信;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付夏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刘龙;突发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D];苏州大学;2009年

7 杨健潇;契约论方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丽;应急管理中部门协调方式的法制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韩亚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法治化背景[D];西北大学;2002年

10 谢来位;行政公开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62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62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