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5 02:29

  本文选题:地权 + 经济发展 ; 参考:《清华法学》2012年01期


【摘要】:中国的传统法律和习俗禁止土地权利的完全转让。1949年以前广泛存在的典这一习俗给予出卖人及其后裔以原始价格赎回出卖土地的权利。典的存在不利于土壤的保存和土地的改良;尤其是在1600年以后,这成为中国落后于英国的重要原因。在1951到1978年间大规模的土地集体化实验之后,中国政府于1981年批准授予私人土地使用权。但政府并没有批准土地的完全买卖,相反,它只允许固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比如50年的城市工业用地使用权。这项政策除非被改革,将会如典一样削弱中国维持非凡的经济发展速度的能力。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laws and customs prohibit the complete transfer of land rights. The custom, which existed widely before 1949, gives sellers and their descendants the right to redeem and sell land at the original price. The existence of the Code was not conducive to soil conservation and land improvement, especially after 1600,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China lagged behind England. After a massive collective experiment between 1951 and 197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pproved the granting of private land use rights in 1981. Instead,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approve the full sale of land. Instead, it allows only fixed-term land rights, such as 50 years for urban industrial land. Unless reformed, the policy will undermine China's ability to sustain extraordinary economic growth, as is the case.
【作者单位】: 耶鲁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2.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亚;典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宇;典权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庆元;《汪氏典业阄书》研究——清代徽商典当业的一个实例[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王全弟,陈建宏,高贤升;典权制度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许德平;典权与不动产质权之比较研究[J];山东法学;1999年03期

4 王明锁;我国传统典权制度的演变及其在未来民商立法中的改造[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李凤芳;论典权及与类似法律关系之差异[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栾成显;;诸子均分制与家庭经济变动——《乾隆黟县胡氏阄书汇录》研究[J];中国史研究;2006年04期

7 周玉英;从文契看明清福建土地典卖[J];中国史研究;1999年02期

8 方行;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02期

9 范忠信,秦惠民,赵晓耕;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0 周翔鹤;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以典契为中心的一个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海;;富豪制造的凶案[J];江淮法治;2009年04期

2 ;一块土地引发的血案[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9年12期

3 ;《怎样解除联营?》案例讨论[J];中国土地;1997年07期

4 程培青;;牟取私利卖土地 触犯法律坐牢去[J];村委主任;2010年15期

5 方进玉 ,张捷;老太一怒为“产权”——七旬老太状告北京市东城区房地产管理局[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8年20期

6 陶娟;城市房屋所有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之权利冲突[J];阴山学刊;2004年05期

7 ;援助热线[J];北京支部生活;2008年07期

8 黄良艳;;六年改制化乌有 千万债权何处寻[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9年06期

9 程成;;非法转让“废地”也能构成犯罪[J];农业知识;2009年25期

10 韦锋;;法律信箱[J];农家科技;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刚;郭仁德;;浅议国土资源部门在协助人民法院土地执法中的几个新问题[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2 宋宗宇;胡海容;;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王定国;裴卫;;浅谈民事土地纠纷及解决方法[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平松弘光;陆庆胜;;日本的地下深层空间利用和权利结构[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5 饶世权;;论城市区域经济圈中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基于法律的视域[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6 杨中;;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化解[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凤中;周国梅;;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耿爽;;农村建设用地上市流转中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郭光;;科技与法律关系的辨证思考[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益成;;信息社会对法制建设的呼唤[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祥生;同一栋楼房为何两样土地使用权证[N];检察日报;2004年

2 武忠;擅转土地使用权 私订协议没有效[N];农民日报;2001年

3 ;征地批文是本案的处理依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司法判决可否以未开发的出让土地抵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 郭振林 毕名远;名为转让股权 实为倒卖土地使用权[N];中国审计报;2010年

6 郑义;两块拍卖地 七年间权属纷争迭起 3900万补偿款 三地主法庭反复理论[N];中华建筑报;2009年

7 蔡卫华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公司合并或分立,,土地使用权如何变更登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田享华;周小弟案2536亩土地腾挪之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王小青 朱克非;划拔土地使用权能抵押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10 丁庆海;破产企业可否以土地使用权抵债[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杨士泰;清末民国土地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许光县;清代物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毛永俊;民国前期担保物权制度变革的司法理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蔡宝刚;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欧阳贞诚;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二战后英国的经济与立法[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2 岳丽颖;中国古代典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姜茂坤;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典的考察与反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罗冠男;塔尼法院: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与人权进步的阻碍者[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任秀杰;中国近代先买权制度述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帆;清代“一田两主”地权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高鸽;民国时期的典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成伟;中国古代田地所有关系变动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6年

9 余金鸽;两宋时期田宅典卖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国新;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2064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64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