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正当性——清末民初的律师职业与律师制度
本文选题:律师职业 + 律师制度 ; 参考:《法学》2012年12期
【摘要】:近代中国人与西方律师制度最早发生实际接触的事例,至少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而1860年代以来更有外籍律师在中国的租界内执业,其后也不乏国人聘请外籍律师为其办理事务。晚清时期的不少报刊,亦透过其涉及律师的一些报导,在社会中扮演着观念启蒙的角色。近代中国律师职业在国法层面的正当性,直到清末正式颁行《法院编制法》(1910年)时才最终确立,而专门颁布单行法规对律师制度予以规范,则更是迟至《律师暂行章程》于民国元年(1912年)颁行之时。对晚清民初律师职业和律师制度之发展史的细致梳理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在近代中国所确立的始终只是一种"阴影下的正当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明清以来盛行的恶讼师形象刻画之影响外,还在于律师制度初建之时,职业准入实践方面的宽滥,不可避免地导致产生恶马害群之弊,进而影响到这一新职业的社会形象。
[Abstract]:The earliest instances of actual conta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awyers in modern times can be traced back at least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Since the 1860s, foreign lawyers have been practicing in China's concessions. After that, many Chinese hired foreign lawyers to handle their affairs. Man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so played the role of enlightenment in the society through some reports about lawyers.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wyer profession at the level of national law was not finally established until the formal promulgation of the Law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rt (1910)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system of lawyers was regulated by spe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It was later than the first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 when the Provisional Charter of lawyers was promulgated.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the profession of lawyers and the system of lawy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shows that, in a sense, what it has established in modern China has always been "legitimacy under the shadow". In add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 portrayal of the evil advocate that has prevailed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is that when the lawyer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the wide and indiscriminat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access inevitably led to the harm of evil horses and harmful groups. Then affect the social image of this new occup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泽勇;;清末修订《法院编制法》考略——兼论转型期的法典编纂[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2 李卫东;;律师公会与民国律师职业自治——以律师公会组织结构变迁为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张勤;;民初律师惩戒制度论析——以惩戒案例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4 吴泽勇;;《民事刑事诉讼暂行章程》考略[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小弗雷德里克·D·格兰特 ,周湘;丽泉行的败落——诉讼对19世纪外贸的危害[J];史林;2004年04期
6 何勤华;;外国人与中国近代法学[J];中外法学;2004年04期
7 侯欣一;;民国晚期西安地区律师制度研究[J];中外法学;2004年04期
8 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兼论法典编纂的时机、策略和技术[J];现代法学;2006年02期
9 吴泽勇;;《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J];现代法学;2007年04期
10 李卫东;;民初组建全国性律师组织的努力与顿挫——以“全国律师公会联合会”为中心[J];浙江学刊;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秀娟;民国律师执业活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秀桃;;略论北洋时期的司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杨昂;;司法独立:在理念与制度之间——评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韩秀桃;民国时期兼理司法制度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李明伟;;20世纪初期城市知识阶层收入状况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5 王中华;张淑芬;;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遴选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晓雷;;规则建立过程的知识考察——以“刘涌案”事件为空间[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徐忠明;《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8 李启成;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9 欧阳湘;;试论清末地方司法改革中的中央馆部与地方督抚之争[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10 左卫民;;职权主义:一种谱系性的“知识考古”[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状况综述[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万毅;;检察官角色与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动态和成果综述[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褚宸舸;晏礼蠡;;董必武人民司法理论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樊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律师价值、实现障碍及解决途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9 孙志勇;;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角色[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唐仕春;;北洋时期基层司法权配置的法规研究:审判、检察与行政[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9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曲玉梁;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2068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6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