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与宋盗法比较研究——以《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庆元条法事类》为例
本文选题:《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 《庆元条法事类》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盗"是中国古代政权严加防范的一种行为,历朝历代政府都制定出严密的法律条文进行控制、打压。西夏在盗法的制定上,对于宋代既有沿袭,又有根据自身国情做出的改变。通过对比《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与《庆元条法事类》这两个朝代的综合性法典中所涉及的盗法条文,可以看出这些沿袭与变化。
[Abstract]:"theft" is a kind of behavior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regime strictly guarded against, the successive dynasties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the strict legal provisions to carry on the control, the suppression. Xixia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ft law, for the Song Dynasty both inherited, an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to make changes. By comparing the provisions of stealing laws involved in the comprehensive codes of the two dynasties, "Tiansheng Reform New Law order" and "Qingyuan articles and legalities", we can see these inheritance and change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11@ZH001)
【分类号】:D929;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东旭;论北宋“盗贼”重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董昊宇;;西夏法律中的盗窃罪及处罚原则——基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研究[J];西夏研究;2010年04期
3 陈旭;儒家的“礼”与西夏《天盛律令》[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华瑞;;西夏巡检简论[J];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陈春勤;;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8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9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柱彬;中国古代盗窃罪的产生、成立及处罚[J];法学评论;1996年06期
2 郭正忠;西夏地区古盐产资源考辨——兼论若干宁甘古盐池的位置[J];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栋;;宋代户绝财产继承制度初探[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高楠;张波;;母亲生前的奁产权利——以宋代为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赵呐;夏晓;;宋代法官责任制度探析及其启示[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鲁忠;;论宋代“分权制衡”的司法传统[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水晶;;宋代刑事诉讼制度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03期
6 刘欢;;宋代损害赔偿规则研究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国田;;宋代民事调处息讼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赵立新;高京平;;近年来两宋法制研究文献概述[J];高校社科信息;1996年06期
9 陈志英;;士大夫的人文精神与宋代法律品格[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李黎;;宋代孝行及法律保障[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战吉;甘肃千年古塔被盗案告破[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谭阿勇;宋代市场立法及信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余小满;宋代职务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王瑞蕾;宋代官吏渎职犯罪与惩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晋君;宋代婚姻法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陶蕾;论宋代土地交易中的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虎威;南宋州县狱讼[D];河南大学;2009年
4 崔晓花;宋代宗教管理的法律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黄蓉;宋代物证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彩利;宋代司理参军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宋鑫鑫;宋代赦宥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冬云;宋代孀妇财产权浅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孙璎珞;朱熹法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尹碧;略论宋代的法律考试[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9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6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