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法治的形成对中国的参照
本文选题:西方法治 + 法律规则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14期
【摘要】:西方法治伴随着西方的现代化而生,典型模式有英格兰自下而上的内生"法治"和德意志自上而下的权威"法治国"。从法律与社会关系而言,法治是西方社会的特殊现象,法治的形成既需要有客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又需要有社会主体的现代观念。以此为参照,中国要达到法治的理想,或提升公民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或约束政治权威者的私心以确立权力部门的公共服务性质。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n the west comes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est. The typical models include the endogenous "rule of law" from the bottom up in England and the authority "rule of law"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in Germa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rule of law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western society. The form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need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modern concept of the social subject. Taking this as a reference, China should achieve the ideal of rule of law, or promote the modern concept of citizens and modern way of life, or restrict the private heart of political authorities to establish the nature of public service in power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鸿猷;西方法治精神和中国法治之路[J];中外法学;1995年06期
2 马小红;;礼与法的归宿[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7年00期
3 赵莹;;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下的和谐法治[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4 谢晖;;论西方法治的中国因素及其成因——兼论西方法治的世界精神[J];金陵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5 谢佑平;陈奋;;论法律秩序与律师功用[J];河北法学;2010年11期
6 王宏哲;西方法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程燎原;;清末的“法治”话语[J];中西法律传统;2002年00期
8 张伟;试论西方法治的成因及法治的实质内涵[J];当代法学;2003年11期
9 温晓莉;“法治价值”与西方文明因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J];求索;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佶;;完善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明贤;;传统规则的现代化尝试:伊斯兰法律的法典化[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4 蒋晓伟;;和谐社会与和谐法制[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谈大正;;当代生命法学:推动科技与伦理和谐互动的杠杆[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6 武延平;;学习董必武的法制思想 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的观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玉保;;论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曹建明;贺小勇;;中国加入WTO的法律问题与利弊[A];1999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林林;疑案中的解释应能服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喻中;文化的法律意义[N];检察日报;2005年
3 吴思庭;受贿款扶困济贫:法律不能屈从于私德[N];检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杨晴川、潘云召;参与伊拉克虐囚事件美国一女兵被判有罪[N];人民日报;2005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李锦;遵守规则的法治隐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杨立新;法律规则还是秩序[N];检察日报;2002年
7 ;如何理解法律适用中的法律漏洞[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蒋熙辉;法学所、国际法中心召开法治国情调研动员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施托莱斯;崛起的民族国家及其法政问题[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法律规则的明确性与模糊性[N];法制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平;法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吴天昊;法国宪法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杨力;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柳;法律、管制与声誉约束[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谋寅;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D];安徽大学;2006年
2 吴畏利;从经验主义到经验的自然主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黄亚菲;法律与道德的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江滨;司法三段论与价值判断[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永红;法律“规则”的“内在”世界[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屈海东;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嬗变及其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郭志雷;法律规则的有效性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9 朱昭平;法理视野中的市民社会及其在中国的建构[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宋刚锋;论法律秩序之生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1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7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