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体系
本文选题:实务型 + 法律人才 ; 参考:《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03期
【摘要】: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因此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在法学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包括模拟法庭、律师实务和法律诊所,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交叉之处,因此对这三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重点和课程安排进行分析论证,有助于我国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构建。
[Abstract]:Most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law major are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of law after graduation in the courts, procuratorates and law firms, so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legal tal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law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courses of law major in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clude mock court, practice of lawyers and law clinic. These three courses are intersected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refore, the curriculum of these three courses is designed. The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of teaching emphases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practical leg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G642;D9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香;高校法学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5期
2 付子堂;周祖成;;新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的转型与趋势[J];太平洋学报;2006年07期
3 赵静;;统一司法考试与高校法学教育的互动与协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范芬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改革和加强法学教育工作[J];现代法学;1993年05期
5 陈爱江;从社会需要谈高等法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霍宪丹;关于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J];学术研究;2002年10期
7 吴友石;浅谈职业高校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的培养关系[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年01期
9 余贵忠;西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之探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月明;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伟新;;中国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薛静;;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法学教育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张a\;;董必武法治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4 胡云秋;庄汉;;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5 邱远猷;秦璇;;董必武的法律教育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a\;;从董必武倡导法治到江华践行法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8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萧伯符;袁周斌;;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与公安法学教育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于游;;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兢;法律人才应重质量不能只看数量[N];人民日报;2007年
2 李岩峰;发挥法学教育作用 为法律人才发展创造更好条件[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王振民 陈新宇;这一片法意与学思[N];检察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杨晨光;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结合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孙继斌邋本报实习生 杜晓;深层原因是教育与实践脱节[N];法制日报;2008年
6 徐向华;践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养一流法律人才[N];解放日报;2007年
7 孙国华;我所了解的人大法学院60年[N];法制日报;2010年
8 记者 文天心;构建和谐社会法治论坛在哈举办[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霍宪丹;从局部走向整体[N];法制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刘益灯 蒋清华 沈强;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N];湖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慧;英国近代法律教育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韩有亨;中韩法学教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2 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颖;清末民初法律教育[D];苏州大学;2006年
4 曹建军;中国传统法律的近代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王华;中国法律教育体制的问题及重构[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锐剑;沈家本与近代法学教育[D];山东大学;2006年
7 孙琳;我国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芯怡;中国当代法律教育的思考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8年
9 侯琴;论法学教学模式的革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爽;外文法律数据库对我国法学研究和教学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4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7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