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从“亲亲相隐”原则看证人免证权在我国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6-27 15:41

  本文选题:亲亲相隐 + 证人证言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亲亲相隐"原则作为人伦亲情立法,其发展演变及其所具备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亲属免证权在我国建构的可能性,更是有利于证人作证权利的保障。我国可通过确立亲属免证权规定来实现"亲亲相隐"原则的活化。
[Abstract]:As the legis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 and kinship, the principle of "close relatives and mutual concealment" deter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the right of relatives' exemption from evidence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witness's right to testify. Our country can realize the activ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concealment" by establishing the stipulation of relative exemption right.
【作者单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浙江省海盐县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5.2;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忠信;“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J];法学研究;1997年03期

2 曹自立;;现代孝亲意识的唤醒[J];天府新论;2010年05期

3 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刘大洪;殷继国;;论行政垄断的法文化成因及其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梁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理解与贯彻[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群忠;孝与友爱: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2 杜灵来;;孝亲: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逻辑起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3 沈毅;从小康目标看老年人的困境与出路[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文芳;;“亲亲相隐”制度及其刑事立法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2 林桂榛;;“亲亲相为隐”被严重误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7期

3 韦宇洁;;亲亲相隐原则及其现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4 郭齐勇;;“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的启迪——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8期

5 王嘉;;关于“亲亲相隐”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6 卢璐;;亲亲相隐制度的认识与借鉴[J];湘潮(下半月);2011年01期

7 吴波;刘晓琴;;“亲亲相隐”的再批判[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蒋蔚;;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嬗变与当代重构[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9 韩桥生;钟美玲;;论亲亲相隐制度的重构[J];理论导报;2007年Z1期

10 胡云鹏;;古代“亲亲相隐”制度之扬弃[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晓芳;;浅谈亲亲相隐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建东;单位的证明材料不是证人证言[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邓思清;由刑讯逼供取得的证人证言可否采信[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丽丽 见习记者 刘博 高鑫;想升官,别墅钞票都没好使[N];检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洪江;谁祸害了阳宗海?[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范跃红 通讯员 陆瑾 舟波;将贪污款用于吃喝玩乐不影响定罪[N];检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毅;40余秒视频证据成为案件关键[N];法制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于瀛;涉嫌受贿154万 挪用公款330万[N];深圳商报;2009年

8 ;谁为我作证[N];河北日报;2003年

9 高爱民;民事诉讼证据中的四个基本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游婕;决定购买后即保留电视购物广告证据[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论亲亲相隐原则的正当性及容隐权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能;“亲亲相隐”法律制度的生命力考察[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慧萍;《唐律》中的“礼”[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杰;古代亲属拒证—亲亲相隐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杨辉;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吴际亮;浅论中国传统刑律儒家化[D];苏州大学;2009年

7 邢桂霞;中国古代藏匿罪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忠祥;法律亲情体恤之法理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慧;关于亲属间容隐行为出罪化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赫健;《唐律疏议》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7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