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宋代“鞫谳分司”辨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05:50

  本文选题:宋代 + 鞫谳分司 ; 参考:《当代法学》2013年01期


【摘要】:宋代"鞫谳分司"的司法体制经由徐道邻、戴建国、陈景良等学者的发挥,已为学界普遍接受。徐道邻先生所理解的"分司"基本上是组织意义上的,而戴建国教授则进一步提出"功能"分司说,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分别概括出宋代"鞫谳分司"的两种存在形态。另一方面,这两种说法都把"分司"定位在官员层次,而忽视了宋代司法过程中胥吏这一群体所处的独特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功能,因而在一些材料的解释上出现困难。实际上,宋代的"鞫谳分司"主要体现在胥吏层次,官员之间的分职并不严格。另外,从历史上看,宋代的"鞫谳分司"在其产生、结构和功能诸方面都与魏晋时出现的"鞫谳分司"存在很大区别。
[Abstract]:In the Song Dynasty, the judicial system was widely accepted by scholars such as Xu Dao-ling, Dai Jianguo and Chen Jingliang. Xu Dao-lin 's understanding of "divisional division" is basically organizational, while Professor Dai Jianguo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function" sub-division, saying that these two views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respectively generalize the two forms of existence of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two kinds of theories have fixed "divisional division" on the level of officials, ignoring the unique position and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group of petty official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of Song Dynasty, so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materials. In fact, the division of 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vel of petty officials, 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officials was not strict. In addi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era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崔明石;;事实与规范之间:情理法的再认识——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考察依据[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2 吕丽;;例与清代的法源体系[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3 吕志兴;;宋令的变化与律令法体系的完备[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4 陈景良;;宋代司法传统的现代解读[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静;;浅论宋代士大夫精神[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2 汪庆红;;宋代法制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对20世纪以来宋代法制史研究成果的检视与分析[J];法治研究;2012年05期

3 陈景良;;宋代司法传统的叙事及其意义——立足于南宋民事审判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刘笃才;;律令法体系向律例法体系的转换[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5 李峰;;司法改革思维范式的改造[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陈景良;;释“干照”——从“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田宅诉讼说起[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张俊杰;;人文主义理念下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J];文化学刊;2010年01期

8 刘成英;;《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评价——在保障公民诉讼权利方面的新贡献与再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刘欢;李旭阳;;宋代司法理念及其现代意义[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郭义贵;;讼师与律师:基于12至13世纪的中英两国之间的一种比较[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章燕;清代法官的司法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4 管伟;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学理诠释[D];山东大学;2008年

5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学;2008年

8 余小满;宋代职务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刘小明;唐宋判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海丹;诉冤与健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宗娟;宋代民事证据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莹;宋代司法官员裁判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蒙;《唐律疏议》与《宋刑统》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雯姬;晋身之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虎威;南宋州县狱讼[D];河南大学;2009年

7 郑R,

本文编号:2081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81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