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规则的生发机制及其实践形态
本文选题:非正式规则 + 生发机制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已有的关于规则生发机制的一般理论不能完全解释真实世界中非正式规则生发机制的复杂面向及其制度本相。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除了存在作为正式规则的"源头活水"、"搭乘元素"、"解压信息"的非正式规则之外,还存在着作为正式规则的"竞争对手"、"次级效应"、"试错先锋"的非正式规则等实践形态。只有通过对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内在张力进行微观透视,并超越"二分法"的思维定势,才能更为清晰地阐明非正式规则的生发机理,进而彰显其复杂的、多维的存在形态。
[Abstract]:The existing general theories on rule-generating mechanism can not completely explain the complex orientation of informal rule-generating mechanism in the real world and its institutional realit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in addition to the informal rules of "source water", "riding element" and "decompression information" as formal rules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competitors", "secondary effects" and "trial and error pioneer" informal rules as formal rules. Only through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al rules and informal rules and their internal tens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dichotomy" thinking pattern,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l rules can be clarified more clearly. And then reveal its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form of existen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与甘青藏区基层治理研究”(11BZZ029)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草场权属、边界冲突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SKQNGG110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勇;;“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论坛”综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述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支振锋;;法律的驯化与内生性规则[J];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4 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年02期
5 俞江;;历史深处看规则——论规则作为法学研究的中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1期
6 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成岗;;理解“技术实践”——基于科学、技术的划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斌;;从资源控制到资源回馈——基层政权的乡村资源管理模式之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查华超;;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演化路径选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云飞;李庆连;;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确立——从农民法律意识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9 于开红;;三峡库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与绩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10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何嗣江;陈晔;;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冲突与协调:以金融衍生工具演进为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关于投资者保护的一个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龚向虎;朱宪辰;;编码系统、互动场景与局部知识演化[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雷;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2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申端锋;;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王勇;;关注我们身边的学术资源——边缘化处境中的中国西北地区法学研究及其前景[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2期
5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开放时代;2008年02期
6 郭富青;;西方国家合作社公司化趋向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回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7 张耀南;;论中国哲学中的三重“不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社会学研究;2008年02期
9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10 邓燕华;阮横俯;;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沛;战国时代的黄老“法”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子e,
本文编号:2082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8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