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理性与纠纷解决
本文选题:民间理性 + 国家理性 ; 参考:《法学评论》2012年04期
【摘要】:从是否涉入国家理性的视角来看,传统的社会纠纷解决模式可以化约为纠纷解决的国家理性模式和纠纷解决的民间理性模式两类。民间理性是相对国家理性而言的,其不仅不是粗俗落后的纠纷解决手段,相反,在当今中国民间社会,纠纷解决的民间理性方式具有特殊的合理性。在民间理性范畴内,传统民间法的内容得以扩大,民间理性为社会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提供更多的方式和依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ether or not it is involved in national rationalit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dispute resolution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national rational model of dispute resolution and the folk rational mode of dispute resolution. Folk rationality is relative to national rationality, which is not only not a vulgar and backward means of dispute resolution, on the contrary, in Chinese civil society, the folk rational way of dispute resolution has special rationality. In the category of folk rationality, the content of traditional folk law has been expanded, and folk rationality provides more ways and bases for the pluralistic settlement of social dispute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梁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基于公众选择偏好的实证考察[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2 洪浩;;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J];法学;2006年11期
3 王启梁;;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村落秩序及法律运作的关联——云南省西双版纳曼村的个案[J];民间法;2009年00期
4 高宣扬;;论福柯对国家理性的批判[J];求是学刊;2007年06期
5 郑永流;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构和经验实证的描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6 周保巍;;“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思想史脉络中的“reason of state”[J];学海;2010年05期
7 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J];学术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吕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另一种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廖华;;论民间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贡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飞龙;;森林采伐制度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平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208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8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