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从韦伯到哈贝马斯
本文选题:合法性 + 学术与政治 ; 参考:《法制现代化研究》2015年00期
【摘要】:韦伯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这种情结使他尤为强调学术的文化政治担当,亦使其具有学者和"群众性政治家"双重身份:作为学者,他对现代社会"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法理型统治)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作为群众性政治家,他又明确提出了"领袖民主"(克里斯玛型统治)合法化模式。这两种理论模式均具有政治现实主义和实证论倾向。哈贝马斯总体上拒绝了韦伯合法化模式的描述性路径,并极力批判了其领袖民主模式;但他亦将其合法化论说建基于韦伯式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模式之上,并做出了可以容纳道德性内容的理论重构。
[Abstract]:Webb has a strong nationalist complex, which makes him particularly stressed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dual identity of the scholar and the "mass statesman". As a scholar, he has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egality legality" model of the modern society (legal rule). As a politician of the mass, he is also clear. The legal model of "leader democracy" (Christian rule) has been put forward. Both of these two theoretical models have political realism and positivistic tendencies. Habermas generally rejected the descriptive path of Webb's legalization model and critically criticized his leader's democratic model; but he also built his legalized argument based on Webb's combi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egitimacy model of law, the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of moral content is mad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国东;;基于合道德性的合法性——从康德到哈贝马斯[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2 王立峰;李海滢;;法律合法性的批判与超越——韦伯与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思想比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3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封丽霞;;认真对待地方法治——以地方立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为视角[J];地方立法研究;2016年01期
2 陈刘杰;;美国联邦党人有效政府的思想及实践——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分析[J];城市学刊;2016年04期
3 吕后彬;李乐;;民族认同过程:由“文化性”到“政治性”[J];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4 弓联兵;;政党统合:一个政治整合分析框架[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6年00期
5 刘玉琴;黄晓俊;郭德法;司有志;;价值认同视域下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6 孙国东;;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法制现代化研究;2015年00期
7 柯贵福;;诸神相争时代的国家认同——论韦伯“正当性”问题的意图与语境[J];法制现代化研究;2015年00期
8 王祝福;张凤梅;;高校“大党建”的理论审视[J];学习月刊;2015年20期
9 李晓华;;大学生公民素养的自媒体培育途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田文胜;;对凯尔森之纯粹法理论的反向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毅;;“合法性”与“正当性”译词辨[J];博览群书;2007年03期
2 燕继荣;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和实现途径[J];学海;2004年04期
3 艾四林;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性理论的改造[J];求是学刊;1994年01期
4 高鸿钧;;法范式与合法性:哈贝马斯法现代性理论评析[J];中外法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运麟;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G.阿尔蒙德 ,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3 顾国泉;;考古材料与政治权威[J];读书;1989年Z1期
4 王宗礼,龙山;论政治权威的社会基础[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5 唐杰;论政治稳定[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夏立忠,李元书;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唐昊;政治稳定的类型研究[J];学术论坛;2004年03期
8 张劲松;纳麒;;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J];思想战线;2006年06期
9 王菁;;政治文化对政治合法性影响的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孙岩;;浅析政治文明视角中的政治权威[J];理论界;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蔡小平;;政治与道德[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管振国;政治权威与民主、法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李景鹏;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02年
3 梁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发展中的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4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志国;休谟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汝坤;人性与政治的原则[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楠;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郭哲;政治仪式与权力秩序[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李荣华;政治秩序的社会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富荣;利益集团对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殷景志;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训导”困境[D];山东大学;2012年
7 廖小芬;论政治宽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晓博;政治权力的二维冲突与契约规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航;亨廷顿政治改革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03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0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