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中非法刑讯的治理机制、效果及启示——以清代的制度与实践为考察对象
本文选题:传统社会 + 清代制度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对传统社会中非法刑讯治理问题的考察可为当下刑讯逼供的治理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作为传统社会的代表,清代律例规章对刑讯适用的限制构成了规范意义上的刑讯治理制度,而实践中的治理机制包括对非法刑讯的界定、发现和处理机制。考察发现,清代非法刑讯治理的效果有限,而这恰是其制度目标、制度规范与官僚体制高度协调的结果。与清代相较,当下刑讯逼供治理仍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以史为鉴,中国当代的刑讯逼供治理之路也许还相当漫长。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governance of illegal torture in traditional society can provid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governance of extorting confessions by tortur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Qing Dynasty constituted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torture in the normative sense, while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practice included the definition, discovery and handling mechanism of the illegal tor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illegal torture in Qing Dynasty is limited, and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high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ystem target, the system norm and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Qing Dynasty, the administration of extorting confessions by torture still linger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ith history as a mirror, China's contemporary torture may still be a long way to go.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
【基金】:“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开放基金资助课题” 985工程四川大学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基地资助,基金项目:古今刑讯问题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0KFKT04)
【分类号】:D929;D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方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还有多长[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2 李交发;刘泽友;;义庄条规与传统社会和谐[J];民间法;2009年00期
3 温慧辉;陈迎;;“继承”释义[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8期
4 傅达林;;追逐梦想——新世纪中国法治十年记录(下)[J];政府法制;2011年16期
5 刘昕杰;;以和为贵:民国时期基层民事纠纷中的调解[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肖健平;贺志明;;和谐社会视野下对传统法中民本精神的价值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7 陈琳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教育之影响探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梁文生;丘国汉;;社会转型与法治建设——马克斯·韦伯理论的启示[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9 丁义;;论《印第安法案》与加拿大原住民妇女传统权利的丧失[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倪铁;;中国传统刑事司法运作准则之探述[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瑞芳;;论人治、法治和德治[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支玲琳;“彭宇案”后看“助人”二字[N];解放日报;2008年
2 石文龙;30年法治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N];解放日报;2008年
3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 陈志武;法治发展与股权致富[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石文龙;改革开放30年法治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N];贵阳日报;2008年
5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绪山;谈谈公权利与私权利的界限[N];北京日报;2008年
6 ;司法的变迁:走向规则之治[N];解放日报;2005年
7 卢建平;域外求法札记[N];法制日报;2007年
8 严文君;法治是建设和谐网络文化的关键[N];文汇报;2007年
9 刘敬邋张志超 大洋网;“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亟须运用法律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王劲松;改革要不要进行法律突破[N];中国财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瑞山;中国传统社会治安思想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明辉;传统中国侵权行为的法律对待[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洪佳期;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彩娟;论孝与法从传统到现代的连接[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杨世超;我国当代民间调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虞爱娟;传统之礼与现代转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化;试论中国近代典权制度的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林喜芬;基本权实现与权力行使: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的逻辑展开[D];四川大学;2006年
6 辛以春;孔子“无讼”解[D];苏州大学;2007年
7 修莹莹;明清行会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卢江宁;王夫之经济法制思想述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武靖非;从商会制度的发展看晚清公司立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梁洪明;中国传统社会为孝复仇与司法不公的初步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3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0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