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政治问题理论的衰落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08-03 10:49
【摘要】:政治问题作为可推翻的"自然推定",属于可诉性理论的阻却事由要件。其理论发轫于联邦党人对宪法"特定条款"的阐述。为了应对将政治问题理论区分为经典形式与审慎形式所带来的司法操作性难题,布伦南大法官通过描述政治问题的六个特征,构建了政治问题的确认标准。然而,法院在适用政治问题确认标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问题理论的循环悖论,以及学界对政治问题理论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使得其经典形式出现变异、审慎形式日渐消亡。在激励相容理论基础上重构政治问题理论,可以尝试化解学界对政治问题免于司法审查理论基础的种种非议。
[Abstract]:As a rebuttable "natural presumption", political problems belong to the dissuasive elements of litigability theory. Its theory originates from the Federal Party's elaboration of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judicial maneuverability caused by dividing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question into classical form and prudent form, Justice Brennan constructed the confirmation standard of political problem by describing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problem. However, the circular paradox of the political question theory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applying the criterion of political question confirmation, and the doubt of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olitical question theory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make the classical form of the court appear variation and the prudent form die out day by day. Re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an try to resolve the academic criticism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judicial review of political issue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3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张盖艺,谭大璐,尹健;低价中标法中“标价—中标概率”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5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6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7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8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9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相宏;;机构、规则和程序——中国建立中央与地方争端解决机制的前提[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海波;;当代中国背景下的双重政体理论[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焦洪昌;;浅论监督法质询制度的不足及其对策[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文钊;郑爱林;;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治化[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8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莹,龚柏华;评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吉林制药公司散装阿司匹林反倾销司法审查案[J];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06期

2 强世功;司法审查的迷雾——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政治哲学意涵[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4期

3 王晓滨;;论WTO体系下规章的司法审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张千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陈礼永;;司法解释与行政解释比较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汉斯·凯尔森;张千帆;;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7 李曙光;;WTO推动“大变法”[J];理论参考;2002年04期

8 理查德·J·小皮尔斯;高秦伟;王芳蕾;;规则制定与行政程序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曙光;;WTO推动“大变法”[J];理论参考;2002年S1期

10 谭洁;立法的司法审查问题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惠;;WTO机制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2 李适时;;加入WTO与我国法制建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3 周卫平;白泽红;;论行业协会的行政职能与司法审查[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朱应平;;论澳大利亚行政法上对基于他人命令作出行为的司法审查[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朱应平;;我国学界对澳大利亚行政法研究总结和展望[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曹建明;;WTO与中国的法治建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7 吴浩;;WTO规则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8 宋华琳;;中国的美国行政法研究——一个前序性的整理[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徐泉;;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之法律依据探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 朱同琴;合理的教育评价与司法审查的界限[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陈名晖;自由裁量权与司法审查[N];证券时报;2003年

3 杨利敏;行政处罚内部程序应受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周红耕 王振宇;比例原则在司法审查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刘天华;对行政自由裁量合理性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郑琳琳;试论合理性司法审查的根据和内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邵正洪 龙 飞;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行为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孙红霞 李纬华;德国行政法院对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王振宇;合理性原则在司法审查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乔新生;从赖昌星案看司法的价值[N];中国保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红梅;司法审查为什么是正当的?[D];吉林大学;2010年

2 芦雪峰;英国1998年《人权法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陈玉祥;美国反倾销法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冯广林;美国少数人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静;美国行政法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山慕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D];外交学院;2009年

2 李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司法审查[D];山东大学;2007年

3 顾佳;美国司法审查理论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汪新胜;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东平;美国司法审查探源:普通法传统与宪政理论的融合[D];北京大学;2007年

6 徐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受理决定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李文;论伊利的司法审查理论[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柳青;WTO规则下的司法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曹s,

本文编号:2161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61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