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安全法之宽容原则
[Abstract]:The legalization of tolerance is not a simple transplant process, but how to endow the legal meaning of tolerance on the level of law, and it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process of reference and revision of legislation and legal practice. Jurisprudenc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of subject and object, always puts nature and ecology in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object of right,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make breakthrough progress and expansion in the field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in the biosafety law aims to highlight the safety value of biosafety legislation and emphasize that while respect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value of modern biosafety, the degree of biosafety risk should be reduced to the minimum. While safeguarding the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ankind, it emphasizes the respect and protection of the secur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systems, and stresses the humanized expression and ecological change of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in the Biosafety Law. Establish the legal system of biosafety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石书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仁;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胡敏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层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徐卫;;信托法基本原则新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4 姜云,郭德君;形而上学刍议——中西形而上学之比较[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5 周少华;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何生根;知情权属性之学理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韩德明;;反思性法制现代化初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李安;;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侯猛;;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希尧;;海事私法统一解释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品泽;人本精神与刑事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方新军;权利客体论[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权赫在;股份公司股东相互之间诚信义务的法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秦廷国;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安徽大学;2003年
2 宁乐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桂英;尊重教育的人文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田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志刚;马克思“全球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郁志龙;试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圣鑫;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洪池;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峰;证据属性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廖礼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雷涌泉;关注同性恋[N];法制日报;2004年
2 虞莉婷;法学博士为“酒后驾车险”辩护[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9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9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