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法治方式”
[Abstract]:The way of ruling by law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many angles such as law, politics, culture and so on. Although the way of rule of law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realistic politics, the way of ruling by law cannot be understood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s alone. The rule of law belongs to a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managing politics politically, however, from the basic attribute of its function, it is the restriction of political behavior, compared with other way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way of rule of law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The legal rules, the rational spirit embodied by the procedure, the strict logic necessary for the way of ruling by law, the proper rhetoric, the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areful argumentation constitu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king of rule by law and other thinking. Although this cold, rational judgment, which excludes individual subjective factors, constitutes the keynote of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and the way of the rule of law, it can limit power, promote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promote long-term and stable social relat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owev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ill encounter a lot of problems or even risks, which need to be seriously studied to solv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律方法理论研究”(10JJD820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超;;能动司法与实用主义后果论——基于“法治”理念的一个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谢惠媛;;美德与规则——从道德训诫方式的转变看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琴;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聂小明;;论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葛磊;;论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基本方法——以法律思维方式为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李恒广;;论电大开放教育法科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建构[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张建华;;关于说明理由义务[J];北京仲裁;2011年02期
7 陈君;;法律本科教育中的法律思维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王国龙;;从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J];边缘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9 崔卓兰;卢护锋;;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10 王毓南;;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陈富国;;伦理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探析[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薄晓波;冯嘉;;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法律化——兼谈法律思维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印大双;;论现代法治理念语境下的警察法律思维[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8 于立深;;行政立法中的事实问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玄;中国业主维权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云鹏;刑事推定论[D];吉林大学;2007年
7 辛博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D];吉林大学;2007年
8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记;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论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梅;我国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的具体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3 梁继伟;法律方法在公安机关侦办邪教类案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春莹;中国内地与香港结婚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可欣;我国授权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春英;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田保军;“公司社会责任”之权利品质及践行[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傅麟;论社会主义法律解释体制的完善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存真;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性[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冯伟;从认知冲突导向话语同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乐;;能动司法的模式与方法[J];法学;2011年01期
2 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3 陈金钊;;“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J];清华法学;2011年03期
4 王胜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J];人民司法;2009年05期
5 陈景辉;;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1期
6 王立君;;能动与克制之间的功利追求——读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J];政法论坛;2011年03期
7 陈金钊;;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J];中国法学;2012年01期
8 陈锐;;“能动司法”:喧嚣过后的反思[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朝阳;法律方法之基础:司法能动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叶明,叶世清;法理天空 用精取宏——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书评[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4 王国龙;;法律方法:问题与语境[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5 王雪莹;;浅析法律的相对客观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7期
6 于志勇;;浅析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涛;;论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8 王云鹤;;论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9 杨建军;法律语言的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陈金钊;;法律研究与学习的智慧之窗[J];政法论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金钊;侯学勇;;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哲;;论法官在法律规范冲突中的选择适用权[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郑磊;;“法律学方法论”的复合结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解志勇;于鹏;;法律利益的界分及其冲突处理[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金承光;;新编《法律逻辑学》撰写大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吕存诚;;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吕存诚;;试探实用主义进路的大前提证立——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劲标;徐tD和她的“均衡对价”法治思维[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社会管理的法治思维[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云南省委副主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社会管理的法治思维(上)[N];云南政协报;2010年
5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6 余剑;法律方法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谢晖;“小技”不修,“大道”不彰[N];检察日报;2010年
8 李克杰;用法治思维看待大学生“扶”老太被判赔[N];检察日报;2010年
9 王乐群;从本案看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张帆;多重视角下的转型社会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2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4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5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孟祥锋;法律控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守玉;规避法律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史敬良;“李庄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徐莉娜;论法律推理[D];苏州大学;2006年
7 巩方健;民间法与法律解释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叶玲;我国公共政策对法律运作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纪春娥;论司法过程中法律论证的运行模式[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恒涛;论法律修辞在法律文本中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3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9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