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私法规范文本解释之价值判断

发布时间:2018-10-26 19:29
【摘要】:法律解释是解释主体基于价值判断选择解释对象和运用解释方法的结果。法律解释之价值判断围绕具体的案件事实以及与具体的案件事实直接相关的法律文本展开。在私法领域,对事实文本予以解释并赋予其法律上的意义,要比解释相应的私法规范的法律文本更有价值。因为价值判断的主观认识,法律解释的结论总是相对的。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起点,在一系列的法律解释方法中居于绝对优先地位,尊重法律文本的文义,自身就是价值判断的产物。法律文本未经由文义解释,就不能作论理解释。论理解释对于澄清因为文义解释而产生的歧义具有意义,但其并不单纯为消除文义解释的"歧义"而被利用。论理解释的诸方法究竟应当在什么场合使用,并不取决于该方法的使用有无先后位序,而取决于法律文本解释者的价值判断,论理解释方法对于调节法律文本解释的文义偏差的作用也是相对的。
[Abstract]:Legal interpret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subject's choice of interpretation object based on value judg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method. The value judgment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and the legal text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law, it is more valuable to interpret the factual text and endow it with legal significance than the legal text which interprets the corresponding norms of private law. Because of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value judgment, the conclusion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always relati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meaning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a serie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it is the product of value judgment to respect the meaning of legal text. A legal text cannot be interpreted without meaning. Argumentative interpretation is of significance for clarifying the ambiguity arising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meaning, but it is not used solely to eliminate the "ambigu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meaning.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methods of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use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order in which the methods are used, but on the value judgment of the interpreters of the legal texts. The method of argumentative interpretation is also relative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deviation of meaning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tex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林青;;重构保证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2 孙超;杨留强;;法律解释方法在民法中的应用分析——以《物权法》第202条为对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3 袁春湘;;法律解释的解释[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4 陈金钊;;拯救被误解、误用的法律——案说法律发现方法及技术[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5 刘贵祥;;再谈民商事裁判尺度之统一[J];法律适用;2012年05期

6 高圣平;;民法解释方法在“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中的运用[J];法学家;2004年04期

7 柳经纬;;当代中国私法进程中的民商事司法解释[J];法学家;2012年02期

8 李仕春;;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有限适用[J];法学;2009年06期

9 杨涛;;当心陷入司法解释的“路径依赖”[J];法治与社会;2007年10期

10 张彩凤;金云舟;;制定法上的舞者——关于司法解释的另类解读[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金波;浅析表见代理的代理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刘帆;;论我国定罪司法解释的标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范利斌;;直辖市下有自治机关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229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9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