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职业定位与职业伦理教育

发布时间:2018-11-06 16:27
【摘要】:法律职业定位与职业伦理教育是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要强调职业人与大众的分野,法学教育上也在强调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分殊化。然而,新近的形势表明,更为全面的职业定位,需要综合职业化、大众化以及商业化三个维度。法学职业伦理教育方面,则需要侧重于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点的识记,引导法科生学会在价值冲突之中寻求正义。
[Abstract]:The legal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re two interrelated problems. Since the 1990s, the mainstream view in academic circles is to emphasiz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people and the mass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opular ethics is also emphasized in law education. However, the recent situation shows that a more comprehensive career positioning needs three dimensions: professionaliz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aspect of law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reasoning ability rather than knowledge, and guide law students to seek justice in the conflict of valu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桂兰,周仁准;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严存生;;法治社会的“法”与“治”[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6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7 陈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的反思[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岳芳敏;健全信用制度 促进国有银行商业化[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9 叶倩,周世祥,刘琦翔;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申艳婷;对普世伦理的探索[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3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6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杰;全球化境域中的跨文化管理[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舒年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正义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文标;经济与伦理的张力[D];华侨大学;2002年

4 马明林;法律职业化与统一司法考试[D];四川大学;2002年

5 宫家寰;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旭;李贽“异端”伦理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石磊;试论中国当代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贻强;法律职业共同体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姜晶花;论企业生存发展的伦理支点——诚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晔 ;道德风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解平,黄再再,金权;从案例→到判例——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例之判例化改造[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2 吴美来,眭欧丽;我国“有限判例制度”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3 阮防,邵培樟,李唐;试论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4 高宏伟,虞浩;从经济学视角寻找一个最优解[J];法学;2003年06期

5 李友根;;容忍合理损害义务的法理——基于案例的整理与学说的梳理[J];法学;2007年07期

6 刘志德,危兆宾,张松柏;判例法制度构建探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洪跃雄;论判例法在《国家赔偿法》的运用[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8 刘磊;法律变迁与司法自治——一个以判例法为中心的考察[J];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9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韩世远;;医疗服务合同的不完全履行及其救济[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314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14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