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反证:法律论证程序伦理的灵魂助产术苏格拉底“反证法”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09 12:12
【摘要】:本文通过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凡一正题必有一反题"的改造,论述了苏格拉底以"对话"论证中的"反证"为题,揭示了其在法律论辩中的意义。论文首先提出了"反证法"蕴含的程序伦理(求真)的意义和实体意义(求善);其次分析了反证法中的形式逻辑(正)、辩证法认识论(反)和存在论(合)三个层面的结构;运用古希腊逻辑学、黑格尔辩证法和康德图景论及海德格尔历史建构论的学术成果,以一则中国刑法疑难案件的分析,来说明和展现"反证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犯罪构成中的"真"与犯罪三性中的"善"的对立统一。
[Abstract]:Through Socrates'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of Wise, "there is always a reverse problem in every su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crates' significance in legal debate with the topic of "contrary proof" in the argumentation of "Dialogue". Firstly,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meaning of procedural ethics (seeking truth) and the meaning of substance (seeking good) contained in the "counter-proof law";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formal logic (positive), dialectic epistemology (counter) and existential theory (combination). Using ancient Greek logic, Hegel's dialectics and Kant's picture to discuss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Heidegger's historical constructivism, the author analyzes a difficult case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To explain and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counter-proof law" in legal practice: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he "truth"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and the "good" in the three natures of crime.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科研项目,编号:10SZD008
【分类号】:D9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生;;关于《庄子·天道》中裁判方法与拉伦茨裁判方法本质诸问题——道家裁判技术发微[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2 李金明;;抽象概念与刑法推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宋全成;解永照;;法律制度的界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4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胡智强;常传领;;试论网络游戏中虚拟物的财产权属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青林;人权启蒙与科学主义重建——晚近十年宪法学研究的几点哲学思考[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7 刘国;;宪法解释的衡量模式——兼论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8 梁兴国;;律师执业行为的价值分析[J];中国司法;2006年07期

9 路军;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学说争议之评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凌继尧;苏格拉底论美和艺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杜新丽;法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淑娣;WTO体制下国际贸易救济审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哲柱;形而上学的流变[D];延边大学;2002年

2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毛德兵;民法解释学的哲学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田心则;论侦查权的法律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高永刚;公司重整计划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刘延东;法学院的风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红霞;网络隐私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付刚;公序良俗原则的理性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刘维旭;论民法上的类推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祁秀霞;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宁芳;;论图尔敏的法律论证理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2 焦宝乾;分析学还是解释学——法律论证之知识属性辨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3 舒国滢;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葛松琰;;公案的法律论证[J];才智;2008年20期

5 李川;内部证成:法律陈述的力量之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焦宝乾;;论证、法律论证及相关名词辨析[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7 陈金钊;从法律感到法律论证——法律方法的转向[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戚金霞;张学立;;试论法律论证的充分性[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魏胜强;;法律论证相对合理性的原因分析[J];政法学刊;2005年05期

10 范春莹;于慧玲;;法律论证及其限度[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春荣;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逻辑(全文)[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琳;;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晓;王s,

本文编号:2320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20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