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29 09:01
【摘要】: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因时势变化而变化,其司法思想也因而变动不居。党权政治学说引入后,晚年孙中山完成了从"主权在民"到"主权在党"、从"天赋人权"到"革命民权"的思想转变。与此相适应,孙中山认为,在革命时期,作为治权之一的司法权要掌控于国民党手中,而非超越党派政治。实践中,孙中山努力探索司法"国民党化"之道,但囿于国民党党势、党力之不足等原因,国民党掌控司法的很多举措不免流于形式。
[Abstract]:Sun Zhongshan's theory of revolution change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and his judicial thought did not chang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party power politics, Sun Zhongshan completed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sovereignty in the people" to "sovereignty in the party", from "natural human rights" to "revolutionary civil rights" in his later years. In line with this, Sun Zhongshan believed that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the judicial power as one of the governing powers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Kuomintang, not beyond party politics. In practice, Sun Zhongshan tried hard to explore the way of judicial "KMT", but because of the KMT's power and lack of power, many of the measures of KMT's control of judicature could not be avoided as a mere form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FX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JC820044)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永敬;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训政的背景及挫折——军权、党权、民权的较量[J];近代史研究;1993年05期

2 汪志国,章礼强;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孔会;中国近代司法改革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2 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张锡盛;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法律制度[J];比较法研究;1991年03期

4 张双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5 李国青;南京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动因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郭德宏;论孙中山的土地主张(上)[J];东疆学刊;1991年01期

7 曲延春;国民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陈雷;;论国民党新县制与地方自治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9 王德中;论我国抗战“国防中心区”的选择与形成[J];民国档案;1995年01期

10 陈雁;蒋介石与战时外交制度[J];民国档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建朗;;战争·集权·民主——杂议抗战时期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问题[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卷)[C];2002年

2 王续添;;论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意识[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卷)[C];2002年

3 虞和平;;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4 李玉贞;;孙科与战时中苏关系[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5 李育民;;废约运动与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臧运祜;;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六个关键年度为视点的考察[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彭敦文;;不抵抗命令与不抵抗政策[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尹洁;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8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魏文享;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强;孙中山北伐与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左学和;论民国时期物权法的近代化[D];安徽大学;2003年

3 陈国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东教会高等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兴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东教会中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一丁;抗战前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红梅;武汉国民政府与中国民主政权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邱春林;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认识的历史考察(1921—1927)[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江志宇;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打退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的斗争及其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海林;抗战胜利后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194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袁文峰;论人民陪审制[D];湘潭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萧;;政治法中的非正式制度——基于中国商会政治控制变迁的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刘郴山;;《中华民国刑法》实施后的刑事大案[J];读书文摘;2011年07期

3 向仁富;;近代广东保护奴婢权利述评——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王明有;;试论新中国建立后董必武的法制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闫博慧;;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的变革[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华;冯玉军;;关于中共中央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若干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2 张希坡;;再谈关于1949年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几个理论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段纪明;;大革命时期董必武的法制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5 胡春惠;;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6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秦基楚;;董必武法学思想形成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孟庆超;;论董必武政治法律思想中的和谐社会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李卫东;;论董必武法制思想中的破与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解成;;“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董必武法治思想刍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志宇;接管国民党地方法院成立北京市人民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邰文欣;“法办NCC”引发连环控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见习记者 滕瑾;陈水扁之妻下月15日受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林红;马英九“特别费”案前因后果[N];法制日报;2007年

5 孙立极;陈水扁女婿、亲家二审加刑[N];人民日报;2007年

6 张欢;马英九“特别费”案:三审无罪定谳风波了犹未了[N];法制日报;2008年

7 郭一凡;“国务机要费案”帷幕再掀[N];法制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利;弹劾案被驳回,卢武铉重返青瓦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全宇虹;独立检察官将对总统亲信展开调查[N];检察日报;2003年

10 罗旭;“民族资产解冻”作幌子 骗得现金近百万[N];湖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晓民;治之“理”与国之“势”的相互掣肘[D];重庆大学;2007年

4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荆月新;民国末期中央立法权的思想与文本研究(1947—1949)[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婉玲;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杨正鸣;民国时期恐怖活动与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翱;《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制定过程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牛要聚;理想与困境:1913年制宪运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舒心;人权保护制度化的初步探索[D];山东大学;2007年

4 田治勇;民国初期议会制度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任红霞;宪政视域中的陕甘宁边区人权立法[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长英;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近代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鑫;南京国民政府宪政立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新闻出版立法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孔令秋;论苏联法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梁敏捷;试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司法改革[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4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64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