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江苏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14 06:32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我国进入了"后立法时代"。"后立法时代"的地方立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许多新形势、新要求。在立法任务上,既需要更加注重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更加注重社会领域和其他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更加注重法规的修改完善、和谐统一。在立法质量上,需要彰显"以人为本",畅通民意表达,突出社会效用,力求单一精细,还需要在更深层次上健全立法机制,适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使立法制度不断臻于科学和完善。
[Abstract]: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post-legislative era". The local legislation of "post-legislative era" stands on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and faces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new requirements. In the legislative tas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but also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legislation in the social and other fields, to the revis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o the harmony and unity. In terms of legislative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people-oriented", unimpeded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 highlight social utility, strive for a single and elaborate legislative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legislative mechanism at a deeper level and amend the Legislativ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due course. To make the legislative system continue to be scientific and perfect.
【作者单位】: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桥林;;论地方立法的地方性功能[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钱富兴;王宗炎;;关于当前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7期

3 张明敏;;刍议地方立法如何“从实际出发”[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5期

4 ;地方立法必须确立“不歧视原则”[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2期

5 邱月;;浅析多元的法律现代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6 张雯;;试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7 王琰;;论法律多元观的兴起[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8 田杜国;;地方立法中的灵魂——“地方特色”[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维;;浅谈法律不是万能的[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0 童光政;;加强立法研究 为推进海南地方立法提供理论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海南立法”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J];海南人大;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克利;;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之路[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云红;;法律推理的过程分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任永强;季林;张卫华;;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原因及其对策——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汤恩婧;;试述在地方立法中如何充分运用合理论证的立法技术[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8 谢天放;宋箐;崔凯;;地方立法特色研究(主报告)[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9 谢天放;沈建明;宋箐;诸晓鸣;徐东;;我国地方立法的流变与展望——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分析为例[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10 王子正;;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伟;法律体系形成与地方立法的转型发展[N];文汇报;2011年

2 记者 李保林 实习生 吴质 通讯员 陈宓夷;地方立法:绽放本土之花[N];湖北日报;2010年

3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 周锦尉;法律体系彰显政治文明进步[N];解放日报;2011年

4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N];云南日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N];湖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郑昭;地方立法要从“量”到“质”转变[N];福建日报;2011年

7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桑杰;适应发展需要 推进地方立法[N];人民代表报;2011年

8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玉昌;超越自我奋发有为 努力为地方立法工作作出更大贡献[N];哈尔滨日报;2011年

9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谢勇;加强改进地方立法 推进法治湖南建设[N];湖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姜平 实习生 刘宇洁;今年我国法律体系将如期形成[N];珠海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吴向军;宗教与法的关系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莉;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视野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津伟;法律中的论题及论题学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柳;法律、管制与声誉约束[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蓉;立法冲突及其解决路径[D];烟台大学;2007年

2 周亮;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许于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宛吟竹;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万蓉;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的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孙姝;论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7 蒋昱;对日本法律体系的法史考察[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高淑敏;简论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8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78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