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明清时代官方对于契约的干预:通过“税契”方式的介入

发布时间:2018-12-14 20:10
【摘要】:明清时代的官方对于契约的干预是通过契约订立后收取契税的方式完成的。"税契"除了通常认为是要赋予钤印契约法定的所有权证明力之外,官方还希望能够通过"税契"这一程序为"惟正之供"的田赋征收提供保障作用,即协助掌握土地流转之后的所有权归属信息以便征税。官方对于民间契约行为进行干预的最终指向,是要确保其对于土地产出可以征得税赋。在官方将契约习惯纳入自己的治理体系时,十分重视民间对此的反应。当"税契"条文的立法意图得到满足时,便不会过多地干预到民间契约习惯当中。正是由于官方与民间两重因素的叠加,才使中国传统社会的私法秩序与"税契"法律制度得以存在和延续。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official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act was accomplished by collecting the deed tax after the contract was concluded. " In addition to what is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a legal proof of title to a seal, the authorities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collection of land taxes by way of a "tax deed" procedure. That is to assist in the ownership of land after th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for taxation. The ultimat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private contract is to ensure that land output can be taxed. When officials incorporate contractual habits into their own systems of governance, the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folk responses. When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the tax deed is satisfied, it will not interfere too much with the custom of folk contract.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official and folk factors that makes the private law order and "tax deed" legal syste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exist and continu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参加清华大学苏亦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清律例》疑难条文及其相关制度背景考论”(项目批准号:12BFX016)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亮,杨大春;中国古代契税制度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2 刘高勇;;论清代的契税与民间契约管理[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毓铨;明朝田地赤契与赋役黄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1期

4 何珍如;;明清时期土地买卖中的税契制度[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年00期

5 陈学文;;清代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制化——清道光三十年山西徐沟县王耀田契(私契、官契、契尾)的考释及其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4期

6 刘森;;我国税契制度起源考[J];文献;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周致元;;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吴媛媛;;明清徽州粮食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赵华富;关于徽州宗族制度的三个问题[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5 王志龙;;多维视角下的近代安徽族田分布[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志龙;;近代安徽族田经营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7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8 郑启福;;民间合会的风险防控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任志强;;明清时期广东田宅交易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10 刘希洋;;清代前期地方社会矛盾和社会治理——以徐士林《守皖谳词》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胡江天;;浅谈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儒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璐;赵晓耕;;董必武与华北人民政府契税制度的建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马青连;;清代理藩院司法功能研究——以清代蒙古地区为中心的考察[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6 官欣荣;;论我国有限合伙制度之现代化构建[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7 高建国;聂高众;刘惠敏;;论绿色减灾[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王扬;;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复调法治”的新视角[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徐慧娟;《唐律疏议》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奕;论宋代土地权利的法律调整及保护[D];南昌大学;2010年

9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环宇;清代“赘婚”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清玲;略论清代的税契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怡芯;;依法治国理念下探寻乡村司法的涅磐之路[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

2 姜裕富;;论民间习惯的司法导入机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欧阳文东;肖静;;民间习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范贤聪 ,顾晓明;法律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魏淑君;由一例民国时期的移植法与民间习惯冲突展开的思考[J];法学;2005年09期

6 曾代伟;谢全发;;民国时期的婚约规制与民间习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谢冬慧;;判例、解释及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价值——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背景的考察[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夏扬;;地政制度近代变迁的民间表现[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袁翔珠;;论清代广西司法对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认可[J];比较法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彬;;乡土社会的民间习惯与纠纷解决——以帮工习惯为中心的考察[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丽俊邋陈萍萍;交还车钥匙是否视为车辆已归还[N];江苏法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逸吟 采写;现代法治要给村民留下自主空间[N];光明日报;2009年

3 四川大学法学院 喻中;从阁楼到地窖[N];检察日报;2010年

4 喻中;秩序是真实法律的写照[N];法制日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诠释祭奠权[N];检察日报;2002年

6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之十)[N];法制日报;2007年

7 喻中;法律哲学与法律信仰[N];学习时报;2007年

8 周玉文;无偿搭乘受损害由谁担责[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赵晓耕;关注传统法律的精神意蕴[N];人民日报;2009年

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童蕾;习俗与民事司法的冲突及契合[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翔;民间习惯法规则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陶涛;论明清时期民间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互动及途径——以徽州地区民商事活动为个案[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海容;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婚妇女的财产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刘晓琴;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婚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官正艳;中国近现代合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志伟;从敦煌契约文书看唐代契约制度[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朝晖;论清代律、例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年

8 陈卫星;清代民田地权流转的形态及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柳一舟;清江基层司法状况研究(1946-1947)[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陈志红;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79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79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a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