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法学派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Abstract]:The legal thought advocated by the historical school of law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eg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mergence of disputes does not mean social disharmony, the 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process of dispute resolution to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olution. The historical law school advocates to settle disputes in a rational wa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law school's ideas, the construction of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n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gal morality.
【作者单位】: 广东惠州学院政法系;
【基金】:广东惠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城乡居民纠纷解决方式差异的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208·0107
【分类号】:D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江波;;浅评萨维尼与民族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2 赵玉霞;;萨维尼的“民族精神说”——从《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谈起[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3 马凯;;萨维尼“民族精神论”的迷思[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蔡迪;;略论德国历史法学派及其现代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5 马秀玲;;德国民法典的制定背景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7期
6 周以婧;;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历史法学批判[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7 范依娜;;法律的生命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8 庞德,邓正来;法律与道德——历史法学派与哲理法学派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9 喻中;;法律的历史性与历史法学的语境——《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读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4期
10 王彬;彭江辉;;历史法学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小红;怎样研究法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马小红;为何研究法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张熙照;在重视“民族精神”幌子下的一种倒退[N];吉林日报;2004年
4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院 现供职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张文婷;德国法学家是如何炼成的[N];检察日报;2010年
5 米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会副会长);比较法学的历史发展与学者的承担[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陆而启 王铁玲;德国司法独立的制度演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朱晓U,
本文编号:2389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89564.html